字词 | 酒渣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酒渣鼻 酒渣鼻又称玫瑰痤疮,是发生于颜面中部的慢性疾病。有弥漫性潮红,伴发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等皮肤损害。 【诊断要点】 (1)好发于颜面中部,多于中年期发病。 (2)临床上分期 ①红斑期:局部弥漫性充血性红斑,伴树枝状毛细血管扩张。②丘疹脓疱期:成批出现痤疮样红色丘疹,毛细血管扩张趋向加重,呈纵横交错。③鼻赘期:鼻尖肥大,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状隆起,其表面凸凹不平,皮脂腺口明显扩大,压挤有白色黏稠皮脂溢出,毛细血管显着扩张。 【治疗】 1.体针 取穴:素髎、上星、迎香、印堂、大椎、中渚、合谷。方法: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拔针时,素髎可放血少许,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2.耳针 取穴:鼻、肺、内分泌、肾上腺、外鼻。方法:毫针强刺激,留针15-2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3.皮肤针 取穴:迎香(双)、素髎、鼻通。方法:以患处为中心用皮肤针轻轻叩刺,至皮肤潮红或微出血,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4.水针 取穴:素髎、迎香、鼻通、侠白、天府。方法:用0.25%盐酸普鲁卡因0.5毫升或维生素B12 100毫克,每次2穴,每穴缓慢推注0.5毫升,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 【现代临床举例】 王氏用针刺治疗酒渣鼻37例。方法:消毒皮损区,1寸毫针点刺,以微量出血为度。同时针刺迎香、印堂,提插捻转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7次为一疗程。结果:痊愈26例,有效8例,无效3例。(王蕻,中华皮肤科杂志,1989;(3):149) 【备注】 针灸治疗本病有一定疗效。应避免精神紧张,饮食宜清淡,避免局部过冷、过热刺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