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足少阴肾经(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足少阴肾经(一)


涌泉Yǒngquán(KI 1)

【定位】 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底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的交点处。

【主治】 昏厥,中暑,癫狂癎,小儿惊风,头痛,头晕,目眩,失眠,咽喉肿痛,失音,便秘,小便不利,足心热。急救要穴之一。

【操作】 直刺0.5~0.8寸。降压宜用灸法或药物贴敷。

然谷Rángǔ(KI 2)

【定位】 在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 月经不调,阴挺,阴痒,带下,遗精,阳痿,消渴,腹泻,小便不利,咳血,咽喉肿痛,小儿脐风,口噤。

【操作】 直刺0.5~0.8寸。

太溪Tàixī(KI 3)

【定位】 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 头痛,目眩,失眠,健忘,咽喉肿痛,齿痛,耳鸣,耳聋,咳嗽,气喘,咳血,胸痛,消渴,小便频数,便秘,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脊痛,下肢厥冷。

【操作】 直刺0.5~1.5寸。

大钟Dàzhōng(KI 4)

【定位】 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

【主治】 痴呆,癃闭,遗尿,便秘,月经不调,咳血,气喘,足跟痛。

【操作】 直刺0.3~0.5寸。

水泉Shuǐquán(KI 5)

【定位】 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太溪直下1寸,跟骨结节内侧凹陷处。

【主治】 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阴挺,小便不利。

【操作】 直刺0.3~0.5寸。

照海Zhàohǎi(KI 6)

【定位】 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主治】 失眠,癫癎,咽喉干痛,目赤肿痛,月经不调,带下,阴挺,小便频数,癃闭。

【操作】 直刺0.3~0.5寸。

复溜Fùliū(KI 7)

【定位】 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当跟腱的前方。

【主治】 水肿,盗汗,热病汗不出,腹胀,腹泻,腰脊强痛,下肢痿痹。

【操作】 直刺0.5~1寸。

交信Jiāoxìn(KI 8)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太溪上2寸,复溜前0.5寸,胫骨内侧面后方。

【主治】 月经不调,崩漏,阴挺,阴痒,腹泻,便秘,痢疾。

【操作】 直刺1~1.5寸。

筑宾Zhùbīn(KI 9)

【定位】 在小腿内侧,太溪与阴谷的连线上,太溪直上5寸,腓肠肌肌腹的内下方。

【主治】 癫狂,疝气,呕吐,小腿内侧痛。

【操作】 直刺1~1.5寸。

阴谷Yīngǔ(KI 10)

【定位】 在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腱与半膜肌腱之间。

【主治】 癫狂,阳痿,月经不调,崩漏,小便不利,膝腘酸痛。

【操作】 直刺1~1.5寸。

行针

行针又称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以及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方法。行针的基本手法有提插、捻转两种。

提插法 指针刺时,针体上提下插的纵向行针方法。其轻重快慢,应根据病情和腧穴而定。

捻转法 指针刺时,以右手拇指、示指和中指三指挟持住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交替运动,使针体左右旋转。捻转幅度大小,应视病情而定。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