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贾生(1)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贾生(1) 【原诗】: 宣室求贤访逐臣(2),贾生才调更无伦(3)。 可怜夜半虚前席(4),不问苍生问鬼神(5)! 【原诗作者】:李商隐 【导读入境】: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这首诗即以此为题材。作于大中二年(860)。 汉文帝求贤殷切,召回了被放逐之臣,并迫不及待地在宣室接见问事。而这被召见的贾生是才华横溢、格调非凡、无与伦比的贤士。明君贤臣相聚一室谈得很投机,以至夜已过半还浑然不知。且不自觉地移席向前,身体越挨越近。然而,真是可惜呀!为什么呢?原来文帝向贾生虚心讨教的并非治国安邦的宏谟大计,竟是荒诞不经的鬼神问题。 【赏析】: 这首诗通过歌咏贾谊的故事,讽刺了封建帝王求神问道的虚妄无益以及好鬼神轻人才的愚昧。此诗选材的角度独特。它不是从贾谊被汉文帝贬谪,亲近无门,言路阻塞的角度写起,来感叹他怀才不遇,而是截取君臣相见问事的场景将读者带进特定情境,去感悟历史,领会诗人对最高统治者不识人才、滥用人才的辛辣讽刺意味。由此可见诗的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也包括汉文帝那样的明君都往往不能真正重视人才,发挥他们的才干的弊端。 除此之外,这首诗还巧妙运用了正出反结的手法。首联求、访、赞层层推进,把文帝求贤心切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尾联反结,打开悬念,一句“不问苍生问鬼神”,把诗的矛头直指崇佛媚道、不顾民生、不任贤才的封建统治者。有讽有慨,寓慨于讽,发出怀才不遇的深沉感叹。 【思考题】: 1.请把本诗与《病梅馆记》、《马说》相比较,看看选材角度有什么异同。 2.本诗中贾生的遭遇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