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集释】: 王逸:览,望也。 两河之间曰冀州。余,犹他方也。言云神所在高邈,乃望于冀州,尚复见他方也。 穷,极也。 言云神出入奄忽,须臾之间,横行四海,安有穷极也? 吕延济曰:穷,极也。言神所居高絶,下览冀州,横望四海,皆有余而无极也。 冀州,尧所都也。思有道之君,故览之。 洪兴祖:《淮南子》曰:正中冀州,曰中土。注云:冀,大也,四方之主。 又曰:杀黑龙以济冀州。注云:冀,九州中。 谓今四海之内。《礼记》云:以横于天下。注云:横,充也。 朱熹:焉,于虔反。 览,望也。两河之间曰冀州。有余,所望之远,不止一州也。穷,极也。言神出入,须臾之间,横行四海,无有穷极也。 汪瑗:览,望而见之也。言云神之览。冀州,犹言中州。 《淮南子》曰:正中冀州曰中土,是也。盖楚在极南,而冀在极北,楚指中州爲冀州,要其面之所极而言之也。有余,谓所望之远,不止于冀州也。 此句言云光辉照临之远也。横,犹充也,放也。焉,安也。穷,极也。横布四海,无有穷极,言云形势弥漫之盛也。“览冀州”句,专而直言之也;“横四海”句,统而横言之也。二句承“远举云中”而言。 陈第:览,望也。两河之间曰冀州。 有余,谓所望之远,不止此一州。出入须臾之间,横行四海,无有穷极也。 陆时雍:览,神览之也。此神之既去而思也。 “与日月兮齐光”,“横四海兮焉穷”,极赞歎之,极景仰之,亦既无不罄之情矣。 王夫之:冀州,见《淮南子》,九州之一,谓中土也。 言鑒己之诚洁,或一来降格,而云之爲神,本飘忽不定,则降未久而又将飏去,周览中土,横絶四海,不可得而再邀也。 林云铭:览,翺游所望也。冀州爲九州之首。有余,则九州皆在一览中矣。 横四海,仍从事于周章也。〇以上叙神降之迟而去之速,不以人之迎神爲 蒋骥:冀州,中国之总名,见《福地记》及《淮南》注。 屈复:览,望也。两河之间曰冀州。有余,所望之远,不止一州。穹[按:当作“穷”],极。言须臾之间,横行四海,无有穷极,又翺游周章也。 戴震:承上而言。神之既降,于是忽猋然远举,极中国四海,在其览观横被之内,令人思之弥劳也。郑康成注《礼记》云:横,充也。〇冀州,古帝都,因以爲王畿之通称。 《春秋传》曰:郑同姓之国也,在乎冀州。是也。又以爲中土之通称。 《九歌》“览冀州兮有余”,是也。 汪梧凤:四海,《尔雅》: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 胡文英:《五子之歌》:惟彼陶唐,有此冀方。 冀爲九州之总名,有自来矣。 二句言其德之所被者广也。 王闿运:冀州,京师之称。《毂梁传》曰:郑在乎冀州。 闻一多:俯瞰曰览。两河之间曰冀州。《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有余,谓视野之大,不止一州。《礼记·孔子闲居》注“横,充也。”又《祭义篇》“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亦谓“充乎四海也”。《淮南子·览冥篇》“凤凰曾逝万仞之上,翺翔四海之外,邅迴蒙汜之渚,尚徉冀州之际,径蹑都广,入日抑节,羽翼弱水,暮宿风穴。”与本篇并以冀州四海比类爲文。 黄孝纾:冀州爲《禹贡》九州之首。古代帝王首都多在冀州,后人因以冀州代表全中国。有余,是説云神光辉所到的地方,不只是中国。 横四海,是説云神横行四海。四海指九州之外。 焉与何同意。 穷是止境。 文怀沙:冀州,古地名,居五州之中,译文作“中土”,亦即四海之内的意思。 马茂元:冀州,中国的代称。 古代划中国爲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见《尚书·禹贡》),冀州在黄河北,爲九州之首,是中国民族活动的中心地区,后人因以冀州代表全中国。四海,指中国以外。古人不知中国以外的情况,因以四海代表四方的边极,与《离骚》“将往观乎四荒”的“四荒”义同。 焉,何也。 穷,尽也。“有余”、“焉穷”爲互文,言云神光辉所照,不仅览中国而有余,就是横絶四海也不能知其穷尽。上两句説神暂来即去,下两句説去后不知所在。 姜亮夫:览,望也。冀州,王逸注:“两河之间曰冀州,……言云神所在高邈,乃望于冀州,尚复见他方也。”五臣云:“……冀州,尧所都也,思有道之君,故览之。”洪兴祖补注:“《淮南子》曰:正中冀州曰中土。注云:冀,大也,四方之主。 又曰:杀黑龙以济冀州。注云:冀,九州中,谓今四海之内。”按戴震曰:“冀州古帝都,固以爲王畿之通称。《春秋传》曰:郑,同姓之国也,在乎冀州。是也。又以爲中土之通称。《九歌》‘览冀州兮有余’,是也。”按戴説自较王、洪两家所释义藴爲深。古九州命名之义,各有其原始含义,或以特産,或以民族,或以山水,不一而足,非释楚辞所必要,故不详説。 然冀之爲中土,犹后人言中原。冀所在之地,自夏、商、周以来,皆爲吾族聚居之中心地带,亦帝王宅京最后之所,故得以中土称之。故“览冀州兮有余”,犹言所览不仅于中土,故下文承以“横四海”也。 有余,谓览之不足一览,言云之高也。横,读爲《尚书》“横被四表”之横,今文作广,音光。 穷,极也,尽也。此二句言云中君既远举云中,于是周章流连,览中原冀州之地,不足一览,乃广照四海,更无所穷极。 意谓云中君之无乎不到,无乎不照也。旧注太半皆未安。 蒋天枢:览,谓高处下视,尽收望中。言云中君声威既施之后,高瞻远览,冀州之外广饶无极,形势既便,横四海而无穷。 《尔雅·释地》于九州之外,继云:“东至于泰远,西至于邠国,南至于濮铅,北至于祝栗,谓之四极;觚竹、北户、西山母、日下,谓之四荒;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下更有释“四极”)此战国、汉初间宇宙观也。文言“横四海兮焉穷”,盖原理想之境界,即《诗·商颂·玄鸟》“肇域彼四海”义也。 何剑熏:《大戴记·小辨篇》:“皇于四海。”《孝经》:“光于四海。”与此“横四海”相同。古黄声、光声、皇声之字声同通用。《书·尧典》:“光被四表。”《汉书·王莽传》:“昔唐尧横被四表。”《后汉书·冯异传》:“横被四表,昭假上下。”《汉书·萧望之传》:“圣德充塞天地,光被四表。”高诱《淮南子·俶真训注》:“被读如光被四表之被。”徐干《中论·法象篇》:“唐帝允恭克让,光被四表。”孔颖达《诗·噫嘻·正义》引郑玄“光被四表”《注》:“言尧德光耀及于四海之外。”《尧典》之横、光可训充,亦可训爲光耀之光,如郑玄所言。此《辞》之“横”,正假爲“光”,此正言电光照之四海无有穷极。 金开诚:二句赞颂云中君居高望远,横游四海而无止境。同时也意味着云神已远离祭坛,复归天上,照常运行。 汤炳正:览,居高视下,指云神。冀州,《禹贡》冀州居九州之首,故古或以代称中土。 此乃以局部代整体之例,详《屈赋新探》。有余,言所及者远,不只冀州,起下句“四海”。横四海,广及四海。《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焉穷,犹何尽,言云之所及无穷尽。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