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蒸馏和吸收塔设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蒸馏和吸收塔设计 (一)板式塔 1.塔高 式中 Z——塔高(m); NT——塔内所需的理论板层数; ET——总板效率; HT——塔板间距(称板距)(m),参考数据如表16-67. 表16-67 浮阀塔板距参考数值 2.塔径 式中 D——塔径(m); vs——塔内气体流量(m3/s); v——空塔气速,即按空塔计算的气体线速度(m/s)。 3.溢流装置 板式塔中溢流装置是指溢流堰出口和降液管。其作用是维持板上有一定液层,并使液层均匀。一般取堰长: LW单=(0.6~0.8)D(单溢流) LW双=(0.5~0.6)D(双溢流) 式中D为塔径。堰高: hW=hL-hOw 式中 hL——板上液层高度(m); hW——堰高(m); hOW——堰上液层高度(m)。 降液管底隙高度: 式中 Ls——塔内液体流量(m3/s); LW——堰高(m); v0′——液体通过降液管底隙的流速(m/s),根据经验,一般可取v0′=0.07~0.25(m/s) 4.塔板布置 塔板有整块式与分块式两种。直径在800mm以内的小塔采用整块式塔板,直径在900mm以上用分块式塔板。塔板面积可分四个区域,即:鼓泡区、溢流区、破沫区、无效区。 5.浮阀的数目与排列 浮阀塔的操作性能以板上所有浮阀处于刚刚全开时的情况为最好,这时塔板的压强降及板上液体的泄漏都比较小而操作弹性较大。浮阀的开度与阀孔处气相的动压有关,而动压的大小取决子气体的速度与密度。气体速度与密度组成“动能因素”作为衡量气体动压大小的指标。气体通过阀孔时的动能因数F0为: 式中 F0——气体通过阀孔的动能因数; v0——气体通过阀孔时速度(m/s); ρr——气体密度(kg/m3)。 阀孔气速: 阀孔数N: 式中 vs——上升气体流量(m3/s); d0——阀孔直径。 同一排的阀孔中心距t应大致符合以下关系: 等边三角形排列时: 式中 d0——阀孔直径(m); A0——阀孔总面积, Aa——鼓泡区面积(m2) 等腰三角形排列时: 式中 t′——相邻两排阀孔中心线的距离(m); N——阀孔总数(加压塔开孔率10%以下,常压和降压塔开孔率10~14%)。 单溢流板塔鼓泡区面积Aa: 式中 Wd——弓形降溢管的宽度(m); Ws——破沫区宽度(m); Wc——边缘区宽度(m)。 以上是浮阀塔板设计主要尺寸的计算内容。 (二)填料塔的计算 1.塔径 式中 D——塔径(m); vs——气体体积流量(m3/s); v——空塔气速(m/s),一般是泛点气速的50~85%。 2.塔高 填料塔的高度主要取决于填料层高度。而填料层高度常采用以下两种计算方法: 1)传质单元法 填料层高度Z=传质单元高度×传质单元数 2)等板高度法(默奇经验公式)(1) 填料层高度Z=等板高度×理论板层数 式中 HETP——等板高度(m); G——气相的塔质量速度[kg/(m2·h)]; D——塔径(m); Z——填料层高度(m); C1、C2、C3——常数,取决于填料类型及尺寸; α——相对挥发度; μL——液相粘度(mPa·s); ρL——液相密度(kg/m3)。 3)填料塔附件 填料塔的附件包括填料支承装置、填料压板、液体分布装置及再分布装置、气体进口分布装置及出口除雾装置等。合理选择、仔细设计塔的附件十分重要,不可掉以轻心。 (三)设计参考资料 1.物性系数K(表16-68) 表16-68 物性系数K 2.液体负荷与溢流类型的关系(表16-69) 表16-69 液体负荷与溢流类型的关系 3.浮阀塔板间距参考数值(表16-70) 表16-70 浮阀塔板间距参考数值 4.几种填料的特性数据(部分)(表16-71) 表16-71 几种填料的特性数据(部分) 5.默奇公式中的常数值 表16-72 默奇公式中的常数值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