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菌落总数的测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菌落总数的测定 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的条件下,所得1mL(g)检样中所含菌落的总数。其只包括在营养琼脂上生长发育的嗜中温性需氧的菌落总数。用于判定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 1.培养基和试剂 营养琼脂培养基:按本节九 (三)3规定。 磷酸盐缓冲稀释液:按本节九 (二)8规定。 生理盐水。 75%乙醇。 2.检验程序 菌落总数的检验程序见图4-2-8。 3.操作步骤 图4-2-8 菌落总数的检验程序 (1)检样稀释及培养: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5g(或mL)剪碎放于含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摇或研磨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固体检样在加入稀释液后,最好置均质器中以8000~10000r/min的速度处理1min,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试管内(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管内稀释液),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做1∶10的均匀稀释液。 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述操作顺序,做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增稀释一次,即换用一支1mL灭菌吸管。 根据食品卫生标准要求或对检样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液,分别在做10倍递增稀释液的同时,即以吸取该稀释液的吸管移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液做两个平皿。 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应及时将晾至46℃营养琼脂培养基(可放置于46℃±1℃水浴保温)注入平皿约15mL,并转动平皿使混合均匀。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1mL稀释液的灭菌平皿内做空白对照。 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温箱内培养48h±2h。 (2)菌落计数的方法:做平板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总数。 (3)菌落计数的报告。 平板菌落数的选择: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作为菌落总数测定标准。一个稀释度使用两个平板,应采用两个平板平均数,其中一个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均匀,即可计算半个平板后乘2以代表全皿菌落数。平皿内如有链状菌落生长时(菌落之间无明显界线),若仅有一条链,可视为一个菌落;如果有不同来源的几条链,则应将每条链作为一个菌落计。 稀释度的选择:应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的稀释度,乘以稀释倍数报告见表4-2-2中例1。 表4-2-2 稀释度选择及菌落数报告方式 若有两个稀释度,其生长的菌落数均在30~300,则视两者之比如何来决定。若其比值小于或等于2,应报告其平均数;若大于2则报告其中较小的数字(见表4-2-2中例2及3)。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4-2-2中例次4)。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4-2-2中例次5)。 若所有稀释度均无菌落数生长,则以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4-2-2中例次6)。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其中一部分大于300或小于30时,则以最接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4-2-2中例次7)。 菌落数在100以内时,按其实有数报告,大于100时,采用二位有效数字,在二位有效数字后面的数值,以四舍五入方法计算。为了缩短数字后面的零数,也可采用10的指数来表示(见表4-2-2“报告方式”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