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花生棉铃虫测报调查方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花生棉铃虫测报调查方法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俗称青虫、钻桃虫等,属鳞翅目,夜蛾科。分布于全国棉区。在黄河流域棉区发生量大,为害较重。主要为害棉花,还为害花生、玉米、麦类、番茄等200多种植物。在花生田为害的棉铃虫,称为花生棉铃虫。 1 主要影响因子 1.1 温度 对花生棉铃虫最适宜的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70%以上。第一代发生期间,气温的变化可直接影响羽化的迟早和产卵活动,第二代发生时,温度高,蛾量大。8~10月气温的变化影响秋季种群数量和越冬基数。秋季低温来临早,末代虫卵的孵化率和发生量降低。 1.2 降水 雨量影响土壤中蛹的存活率。雨量适中,分布均匀,没有旱象,对其发生有利。雨量较多,发生较轻,干旱年份,可能大发生。 1.3 天敌 卵和幼虫有天敌寄生。捕食性天敌如草蛉、长眼黄蜂等对其发生量有一定抑制作用。 1.4 生态条件 复种指数提高,作物种类增加,扩大了寄主范围。花生复种指数增加,间作、套种和条块种植,都有利该虫的越冬及繁殖。 2 调查项目和方法 2.1 成虫调查 2.1.1 黑光灯诱测 以20W黑光灯诱蛾,逐日调查蛾量,并区分雌、雄。结果记入棉铃虫成虫诱测记载表(表4-180)。 表4-180 棉铃虫成虫诱测记载表 2.1.2 杨树枝把诱蛾 一般用杨树树梢,以多带叶片为好,每10枝捆成一束,插立于花生田块行间,其高度要超出花生植株,每组插杨枝把10束,每天日出以前检查,分别雌雄蛾,逐日记载蛾量。调查结果记入表4-181。 表4-181 花生棉铃虫田间卵、幼虫、天敌和作物被害情况调查表 2.2 卵、幼虫和天敌调查 当黑光灯或杨树枝把诱到成虫以后,选2~3块有代表性的地块,每块田用对角线法取5~10个样点,每点单行调查20株,卵、幼虫多时调查株数可适当减少。调查采取定点、定株的方法,5~6天调查1次。每次将查到的卵用圆珠笔画圈标记,下次查卵时只统计未标记的新增卵,分别统计植株上卵粒、幼虫分龄期和天敌,以及被害植株和果实。结果记入花生棉铃虫田间卵、幼虫、天敌和作物被害情况调查表(表4-181)。 3 预测预报方法 综合分析法、期距预测法、模糊列联表法、分级统计法等。 4 预测预报参考资料 4.1 发生程度分级 ◆1级:百墩40~50头; ◆2级:百墩51~100头; ◆3级:百墩101~150头; ◆4级:百墩151~200头; ◆5级:百墩>200头。 4.2 防治指标 50头/百墩。 4.3 防治适期 7月中、下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