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腹腔穿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腹腔穿刺 【适应证】 (1)诊断性穿刺,明确积液性质及病因。 (2)为缓解大量腹水压迫引起胸闷、气短、腹胀痛等症状。 (3)腹腔内用药治疗或拟行腹水回输时。 【操作方法】 (1)穿刺前令患儿先排尿,以免刺伤膀胱。 (2)患儿取半卧位,半坐位或坐位。术前先测腹围、血压、呼吸、脉搏等记录。 (3)穿刺部位于两侧下腹部。通常取左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3等分的中、外1/3交界处。或取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旁3~4cm作穿刺点。 (4)穿刺部位皮肤常规消毒,铺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至腹膜壁层局部麻醉。 (5)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持穿刺针垂直进入皮肤后稍斜行于一段腹肌再进入腹腔(以免穿刺后漏液),当针尖阻力感消失,有落空感时,即已达腹腔。可用注射器抽取腹水送检。如需大量放液时,可在穿刺针尾部接一橡皮管并用血管钳夹紧(方法同胸腔穿刺抽液)。抽液时放开血管钳,缓缓抽出腹水,置入容器中记量及送检。 (6)抽液完毕,以消毒纱布压迫拔针,黏膏固定,再用多头绷带绑紧腹部。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腹腔感染。 (2)有肝昏迷先兆者,禁忌放液。 (3)腹腔有粘连、肠管高度充气或腹腔液不多时,不宜穿刺抽液。 (4)如大量抽取腹水时,应将预先包扎在腹部的多头绷带逐步收紧,以防腹压骤减而发生休克。放液宜缓慢,控制放液量,避免大量放腹水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及大量蛋白质丢失,一般每次放腹水不超过300~1000m1。血性腹水更不可大量抽取。 (5)抽取腹水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如有面色苍白、头晕、心慌、出汗等情况应即停止操作,令患儿平卧,对症处理。 (6)术后患儿平卧,使穿刺点处于上方,以防腹水漏出,万一漏出时用火棉胶涂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