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腰椎髓核脱出症,系指椎间盘因其本身的变性并在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等外因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以致发生髓核向外突出的病变,而且突出物往往向后外侧或向正后方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血管等周围组织,并使之产生反应性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本病常发生于20~40岁之间,尤其是在男性和重体力劳动者之中较为多见,临床上以腰4~5和腰5、骶1之间的椎间盘最易发生病变。 〔临床表现〕 腰部疼痛及下肢放射痛,常先有腰痛,后有腿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疼痛可沿一侧的臀部、大腿后侧向小腿后外侧及足部呈闪电样放射,其中以臀部及小腿疼痛明显。站立、行走以及凡能使脑压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喷嚏、大便等,均可使疼痛明显加剧。多有明显外伤史。 体检可见,腰背肌紧张,“腰杆”笔直,甚至略向后凸,腰椎生理曲线变浅、消失或后凸,腰部活动受限,尤其是腰后伸及向侧凸方向运动较显着。常于腰椎病侧的棘突旁有明显的压痛,并呈放射痛性质,沿坐骨神经走向有明显压痛。病侧的直腿抬高试验、直腿抬高加压试验、弓弦试验、屈颈试验等均可阳性。病侧的小腿外侧、足背或足外缘等处可有感觉减退和异常。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有时可见 腰4~5和腰5、骶1椎间盘突出的不同表现特点: 腰4~5椎间盘突出: ①发病多以腰痛开始,经较长时间后并发根性坐骨神经痛。 ②疼痛发作期腰痛与腿痛程度多相等。 ③根性疼痛主要向腰5神经根分布区放射,并且在该区内可有感觉异常或减退。 ④腰4椎棘突旁有放射性压痛点。 ⑤一般有跟腱反射存在。 ⑥可有胫前肌、伸 2.腰5、骶1椎间盘突出: ①先有腰痛者,往往较快并发根性坐骨神经痛,许多人的发病始于根性痛。 ②根性痛常较腰痛剧烈,后期有些人的腰痛消失,即使仍有腰痛,也较轻微或不经常。 ③根性痛主要向骶1神经根分布区放射,该区可有感觉异常或减退。 ④腰5椎棘突旁有放射性压痛点。 ⑤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⑥可有腓肠肌轻度无力或肌束颤动。 〔诊断要点〕 1.发病呈急性或亚急性,与外伤或紧张体力劳动有关。 2.一侧剧烈的腰及坐骨神经痛,先有腰痛,后有坐骨种经痛。 3.腰椎棘突旁有明显的放射性压痛点。 4.腰背肌紧张、腰脊柱生理曲线消失,出现侧凸。 5.直腿抬高试验及直腿抬高加压试验等均为阳性。 6.可有某单一神经根功能障碍的体征。 7.X线检查一般可见:腰椎侧凸,两侧间隙不等,生理弧度改变,椎间隙变窄(前窄后宽)。 8.脊髓或硬膜外造影有助于确诊与定位。 〔治法〕 1.取穴:肾俞、大肠俞、膀胱俞、腰部夹脊、八髎、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等穴。 2.手法:摩、揉、 3.操作: ①患者俯卧位。医者站于一侧,用摩法施术于腰部及骶部,继用拇指和中指于腰背肌处施以按揉手法,同时配合 ②体位同上。点按肾俞、大肠俞、膀胱俞、腰部夹脊等穴,以酸胀为度,然后用 ③体位同上。以右下肢为例。医者用 ④体位同上。须助手两人。一人站于患者头前,双手置于患者腋下,以固定患者;另一人站于患者足后,双手握住患者踝关节处。然后两人同时用力进行拔伸牵引,医者站于患者左侧,在患者腰部,用双掌叠按法,按压3次。 ⑤体位同上。一助手固定患者上身,医者双手握住患者踝关节处,用力向上抬起患者双下肢,以带动腰部向上抬起,使腹部离开床面10-20cm,反复抖动3次。 ⑥体位同上。医者站于患者左侧,左手掌按住腰部压痛处,右手置于患者右膝盖处,抬起右下肢,两手同时用力做下肢后伸扳动。反之,医者站于右侧,做左下肢后伸扳动。左右各1次。 ⑦患者侧卧位。做斜扳手法,左右各1次。 ⑧患者仰卧位。医者站于体侧,做双下肢屈膝屈髋运动,尽量使膝部接近胸部。 ⑨患者仰卧位。医者双手先握住患者一侧踝关节,做下肢牵抖,然后做另一侧,左右各3次。 ⑩患者仰卧位。医者点按昆仑、足三里、阳陵泉等穴。然后从上至下拍打双下肢,反复3次。 〔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患者应卧硬板床休息,注意腰部保暖。 2.按摩治疗前要排除腰椎骨质病变。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