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腕管综合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是正中神经于腕管部受压而产生神经功能障碍所导致手的一系列症候群。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类神经卡压。 (一)解剖特点 腕管是由腕骨和其上的腕横韧带构成的骨性纤维管道,其外侧壁为舟骨和大多角骨,内侧壁为豌豆骨和钩骨,基底为舟骨、月骨、头状骨、小多角骨及其覆盖其上的滑膜,掌侧为腕横韧带。内纳9根肌腱和正中神经。 (二)病因 1.腕管的容量减少。 (1)腕部骨折脱位:骨折脱位,造成腕管形态改变,使腕管容量减少。如Colles骨折、Smith骨折、Barton骨折、舟骨骨折以及月骨脱位。尤其以Colles骨折、Barton骨折最容易造成腕管容量减少。临床常见Colles骨折患者早期即出现正中神经卡压。 (2)腱膜和腕横韧带增厚,也可造成腕管容量减少。 2.腕管内容物增多。 (1)占位性病变:如腕管内腱鞘囊肿、血管瘤、正中神经纤维脂肪增生等。 (2)腕管内肌腱炎性病变:肌腱鞘管滑膜及肌腱发生炎性改变,出现滑膜增厚,肌腱增粗,导致腕管内容物体积增大,引起正中神经受压。如类风湿性肌腱滑膜炎、急性钙化性肌腱炎等。 (3)解剖学变异:指浅屈肌肌腹过低延伸至腕管、蚓状肌肌腹过高侵入腕管等均可造成腕管内容物增多,压迫正中神经。 (4)长期慢性的腕关节劳损。 (三)临床表现 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上女性,男女比例约4∶1。表现为正中神经支配的拇指、食指、中指的疼痛及麻木,以中指显着。夜间痛明显,可放射至前臂及肩部。因正中神经掌皮支在前臂下端发出,从腕横韧带表面通过,故不出现手掌的感觉异常。随着病情发展,出现拇短展肌和拇对掌肌肌力减退,常有大鱼际肌萎缩。个别病例晚期出现神经营养改变,如手指发凉、发绀、指甲增厚脱落、少汗等。 (四)检查 1.腕关节极度屈曲试验 当腕关节极度屈曲或背伸,持续1分钟,或腕关节极度屈曲,做快速伸屈手指1分钟,出现正中神经支配区麻木、疼痛即为阳性。 2.Tinel征 轻叩腕部正中神经,如手指有刺痛感即为阳性。 3.气囊止血带试验 上臂缚一止血带,加压至收缩压以上并持续1~2分钟,如出现拇、示、中指麻木者,即为阳性。 4.肌电图检查 有助于诊断。 5.X线检查 了解腕管骨性结构是否存在异常。 (五)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检查诊断本病并不困难。诊断依据为: 1.腕和拇、示、中指麻、痛,感觉异常,拇对掌受限,大鱼际肌萎缩。 2.压迫腕掌侧症状加重。 3.屈腕试验和Tinel征均阳性。 4.腕管封闭后症状明显消退。 5.肌电图检查示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有改变。 6.颈椎X线片无改变。 (六)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颈椎病、胸廓出口综合征、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硬化症等相鉴别。鉴别要点为: (1)夜间痛明显,是本病的一大特征。虽然疼痛可放射至肩部,但神经感觉异常仅局限于手部。 (2)拇短展肌和拇对掌肌肌力减退,大鱼际肌萎缩。 (3)X线及肌电图有助于鉴别。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