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脑出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脑出血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常见的原因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尚可有其它原因。 【诊断要点】 (一)大脑中动脉出血: 1.既往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症的老年人。 2.多在活动中如劳动,用力排便,以及情绪激动时发病。 3.发作后,迅速出现昏迷、失语、偏瘫、小便失禁等。 4.少数病人,起病缓慢或发作前有头痛、肢麻、语言不清等前驱症状。 5.重者呼吸困难,呈鼻鼾声或潮式呼吸,有时出现呕吐、呕血。 6.脑脊液检查:外观呈粉红色,镜检见大量新鲜红细胞。 (二)小脑出血:起病急,颈后痛,眩晕、呕吐、项强、眼球震颤、四肢瘫痪或呈现去大脑强直等症状,病人多迅速死亡。 桥脑出血:眼球固定中央位,双侧瞳孔缩小,似针尖样大小,病初期有时见病灶侧面瘫,病灶对侧偏瘫。有的病人出现高热、昏迷迅速加深,常见去脑性强直症状。 (三)脑室出血:呈深度昏迷,去大脑强直,四肢抽动,高烧,脑脊液血性,患者多短期内死亡。 【治疗】 (一)发作后治疗: 1.出血的处理: (1)减少病人不必要的搬动,头部稍抬高,放置冰帽或冰袋(亦可用冷水敷)。 (2)止血药物:维生素K3.84毫克,肌肉注射,每4小时1次;阿度那5毫克,肌肉注射,每4小时1次;凝血质15毫克,肌肉注射,每日3次。其他如维生素丙100毫克,肌肉注射,每日2~3次。 (3)降血压药物:注意勿使血压下降过快或过低,以免造成脑缺血、缺氧,不利疾病治疗甚至使病情加重。还可使用利血平1毫克,肌肉注射;溴化六烃季铵25~50毫克,肌肉注射;25%硫酸镁10毫升,肌肉注射。少数情况可采用20~40毫升,缓慢静脉注射。 2.外科治疗: 病人局灶体征明显,有手术条件时,可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与止血,一般早期进行疗效较好。 3.脑水肿的处理: (1)高渗葡萄糖40~60毫升,静脉注射,每日3~4次。 (2)20%甘露醇,按每公斤体重1克计算,静脉滴注(有明显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者禁用)。 (3)肾上腺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100毫克或氟美松5~10克,静脉滴注,每日1~2次。 (4)人工冬眠疗法(参阅人工冬眠疗法)。 (二)对症治疗: 1.发烧: (1)中枢热:出血影响视丘下部或脑干时。可试行人工冬眠疗法或采用复方阿司匹林与冰水灌肛。 (2)出血后吸收热:一般在病后24小时多见,持续时间较短。 (3)并发症:肺炎,褥疮等,应给抗菌素治疗。 2.呕吐:病情较重的病人可有呕血。 (1)爱茂尔2毫升,肌肉注射。 (2)氢溴酸莨菪碱0.3毫克,皮下注射。 (3)呕血者,用止血剂如中药三七粉、白芨粉等。 3.呃逆: (1)吸入10%二氧化碳气体。 (2)用一纸袋放于病人口部,叫病人短时吸入自己呼出之二氧化碳气体。 (3)注射阿托品。 (4)膈神经封闭术。 (5)针刺疗法:取穴膈俞、肺俞、肩井、中脘、神门。 4.肺水肿:见于桥脑、延髓之急性循环障碍时,出现急性肺水肿。 (1)3.5~5%二氧化碳与氧气混合气体吸入。 (2)山梗菜碱5~10毫克,肌肉注射。 (3)氨茶碱0.25克,加入50%葡萄糖20毫升中,静脉注射。 (4)即时吸痰。 (5)严重呼吸困难时,可行气管切开手术。 5.烦躁不安、抽搐者: (1)鲁米那钠0.1~0.2克,皮下注射。 (2)10%水合氯醛10毫升,灌肛。 (3)25%硫酸镁10毫升,肌肉注射。 (4)复方冬眠灵25毫克,肌肉注射(应注意慎用,以免血压下降)。 6.尿潴留: (1)下腹部关元、中极穴按摩。 (2)导尿(应尽量不用)。 (三)中医中药: 1.针刺疗法: 面瘫:取穴颊车、下关、地仓、颧髎。 上肢瘫:取穴手三里、合谷、肩髃。 下肢瘫:取髀关、足三里、昆仑、解溪等穴,宜用强刺激手法。 2.中药治疗: (1)神志不清,脉证属实者,可用安宫牛黄丸或局方至宝丹,每日2次,每次1丸。 (2)高热、烦躁不安者,可用紫雪丹1钱,每日1~2次。 (3)痰涎涌盛者,礞石滚痰丸2~3钱,每日1~3次。 3.立方选药: (1)潜阳降逆:选用龙骨、珍珠母、贝齿、鳖甲、磁石、朱砂等。 (2)熄风化痰:选用羚羊粉、钩藤、全虫、僵蚕、竹沥、半夏、胆星等。 (3)面色青、手足厥冷、脉微弱者,急服独参汤或参附汤,并灸关元穴。 (四)脑血管疾病的一般处理与护理: 当病人出现昏迷、偏瘫,虽病因不同,其基本护理大致相同。 1.体位:出血性患者,抬高头部;血栓形成或供血不足者,采取头稍低位;烦躁不安者,应防坠床。 2.注意口腔护理,可用复方硼砂溶液或双氧水棉球清洁口腔。有假牙或松动之牙齿,应取出,以防脱落后吞下。 3.眼不能闭合者,应涂抗菌素眼膏或盖纱布,以保护角膜。 4.张口呼吸之病人,应注意保持空气湿润,口唇部涂石蜡油等以防干裂。 5.有呼吸阻塞者,将下颌向前托,且及时吸痰。 6.每2~3小时翻身1次,以防止产生坠积性肺炎。 7.保持被褥干燥、平整,长期卧床者,应用气圈放于臀部,以软垫放于踝关节、足跟等处,以防止发生褥疮。 8.小便失禁者,应经常换垫单或放置便壶,亦可用阴茎套接一橡皮管向外引流小便。 9.吞咽困难者,应鼻饲流质饮食或混合奶,并可加入适量菜汤。 10.注意保持大便通畅,一般每隔日1次即可,应避免大便燥结,造成病人烦躁不安或因用力排便再次出血。常用的缓泻剂有:白色合剂10毫升,每日2~3次;双醋酚汀5~10毫克,每晚1次;润肠果子片4片,每晚1次;开塞露,肛注,番泻叶三钱冲服等。若以上处理无效时,可用肥皂水或蓖麻油10毫升灌肛。 11.记录出入量,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需要时应检查血钾、钠、氯,以及非蛋白氮、二氧化碳结合力等。 12.出血的病人,每日静脉补液量不宜过多,一般在1500毫升左右。 13.注意病人皮肤、粘膜等处,有无出血与异常,发现时应通知医生。 14.如病人烦躁时,不可随意注射氯丙嗪,以防出现血压过低性休克。 15.观察眼底时,勿用散瞳剂,以免影响对病情变化的观察。 16.重症病人,除按常规记录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外,应随时观察判断病人意识状态的变化,以便即时采取措施。 17.氧气吸入的病人,应注意输氧管是否通畅。 (五)恢复期与后遗症病人的处理: 1.按摩或被动运动。 2.防止畸形。 3.碘离子透入,每日1次,20~30次为1疗程。 4.水疗:在40°左右之温水中,做瘫痪肢之被动功能运动。 5.针刺疗法:基本同急性期,刺激手法不宜过强。 6.肌张力增高: (1)眠尔通200毫克,每日2~3次。 (2)安坦片2毫克,每日2~3次。 (六)脑代谢激活剂: 1.三磷酸腺甙(ATP)20~40毫克,加入10~50%葡萄糖20~40毫升,静脉注射,每日1次(脑出血者,应在出血3周后方可应用),亦可加入10%葡萄糖500毫升,静脉滴注。 2.γ-氨酪酸1~3克,加入10~50%葡萄糖500毫升静脉滴注。滴速应慢,以免个别病人血压急剧下降。 3.细胞色素C15~30毫克,加于10~50%葡萄糖40毫升静脉注射,或加于500毫升中静脉滴注(应先做过敏试验)。 4.氨乙基异硫脲(AET)1克,加于葡萄糖液内静脉滴注。主要副作用为静脉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