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Ⅰ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Ⅰ型 【释义】: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Ⅰ型(SCA1),临床上诊断为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livopontoncerebellar atrophy,OPCA)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例中,大多属于此型,少数属于SCA2。SCA1的主要致病原因与三核苷酸(CAG)重复扩展有关。 【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 1)起病 本病常在成年后起病,平均发病年龄在30岁左右。男性多于女性。 2)首发症状 首先出现下肢软弱、无力,行走不稳,易跌倒。 3)运动症状 逐渐出现上肢动作笨拙,肢体舞动,手足徐动,不能自行控制。 4)其他 语言含糊不清,进食困难,咳呛,痴呆。 (2)体征 1)共济失调 眼球震颤,行走不稳,阔基步态,闭目难立征阳性,直线行走不能,意向性震颤。 2)锥体束征 四肢肌张力增高或正常,腱反射亢进或消失,病理征阴性。少数病例肌肉萎缩。 3)延髓麻痹 早期进食呛咳,晚期吞咽困难,构音障碍,舌肌颤动。 4)其他 眼球运动障碍,以上视受损明显,视神经萎缩,面肌肌束颤动,深感觉障碍,下肢闪电样疼痛,括约肌功能障碍,尿失禁,晚期可出现锥体外系体征。少数患者有脊柱侧突、高弓足。 2.辅助检查 (1)头颅MRI 显示小脑、脑干明显萎缩。 (2)视、听、体感觉诱发电位 均异常。 (3)分子生物学检测 运用PCR技术检测SCA1基因中CAG(三核苷酸)重复次数增多。 3.鉴别诊断 需与马查多-约瑟夫病(MJD)鉴别。两者的临床表现相似,但MJD无明显智能减退及精神症状。 【治疗】: 无根治方法,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 1.药物治疗 (1)促进乙酰胆碱合成或增强其作用 1)胞二磷胆碱 750~100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 2)毒扁豆碱 开始1mg口服,每日1次,逐渐增加至4次;或2mg,每日3次口服,连续半年至1年。也可肌注水杨酸毒扁豆碱0.5mg,每日1次,或以0.25mg加入5%葡萄糖液20~40ml中静脉推注,每周2~3次。 (2)神经营养药 ATP、CTP、辅酶、肌苷、吡拉西坦(脑复康)等;B族维生素等,血管扩张剂等。 (3)大剂量维生素E。 (4)促甲状腺素释放因子(TRH)作用时间短暂,疗效有待于观察。 2.其他治疗 理疗、按摩、针灸、肢体功能锻炼、高压氧治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