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 【概念】 胃、十二指肠溃疡愈合过程中形成的瘢痕及瘢痕收缩形成幽门梗阻,同时痉挛、水肿性因素使梗阻加重,患者经常呕吐,引起营养障碍、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是溃疡病的一大并发症。 【诊断要点】 1.临床特点①有较长时间的溃疡病史。②进食后上腹部饱胀感,晚间更重。③嗳气恶心,呕吐症状明显。嗳气带有臭味,呕吐物为所吃进的食物,呕吐后症状减轻或完全消失。④因呕吐不能进食,故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消瘦、脱水及电解质紊乱。⑤腹壁可见较为明显的胃蠕动波,并常伴有剧烈的腹痛。蠕动波自左而右,走向幽门方向,而停止于该处。 2.辅助检查 (1)X线检查:钡剂造影,在代偿期可见胃部有痉挛性蠕动,在失代偿期则扩张不见蠕动,钡剂长期停留胃内。 (2)胃镜检查:可确诊。 3.实验室检查 血电解质检查有低K+、低Na+、低Cl-。 【治疗原则】 本病是外科治疗的绝对适应证。手术的主要目的是解除梗阻,但术前要有充分准备,矫正水及电解质失调,对症及营养支持。 【补液及治疗】 1.术前准备 (1)胃肠减压,使胃充分休息,减轻水肿。 (2)矫正水及电解质失衡。①10% GS500ml,维生素C2g,10%氯化钾10ml,静脉滴注,每日3次。②0.9% NS500ml,维生素C2g,10%氯化钾1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 (3)应用抗生素以消除炎症。青霉素800万单位或头孢唑啉6g分2次加入液体中静脉滴注。 (4)全血400ml,静脉滴注,可根据贫血情况酌情使用。 2.术后补液 (1)0.9% NS500ml,青霉素400万单位(头孢唑啉3g),静脉滴注,每日2次。(2)10% GS500ml,10%氯化钾15ml,维生素C2g,维生素B60.1g,静脉滴注,每日2次。 (3)10% GS500ml,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0.4g,静脉滴注。 (4)输血200ml,可根据贫血情况酌情使用。 【注意事项】 (1)幽门梗阻患者表现为脱水,低氯性碱中毒和缺钾,术前应纠正水与电解质失衡,补充生理盐水和氯化钾。 (2)补液量应根据患者每日生理需要量、胃肠减压丢失量及体重大小适当增减。 (3)补液一般补充5~7d,患者开始进食后即减少液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