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绵羊正服装手套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绵羊正服装手套革 1.原料皮 按原皮路别,大小,厚薄组成生产批投入生产。生产绵羊服装手套革的原料皮,要求皮面无伤残或很少伤残。 2.浸水 同本章“一”山羊皮的浸水工艺 3.脱毛,涂灰碱法 石灰液浓度 16~18°Bé(夏季) 18~20°Bé(冬季) 硫化钠浓度 15~17克/升(腹边部) 18~20克/升(脊背部) 堆置时间 4~6小时(夏季) 过夜(冬季) 4.膨胀(在转鼓中进行) 液比 2~2.5 温度 18~25℃ 时间 40~60分钟 退毛后进行碱膨胀,在去肉机上去肉一次。 5.修边 去肉后用刀修去边腹、脚、腿等制革无用部分。 6.脱灰碱 (1)称重 按重量计算以后各工序用料量。 (2)水洗 用2~3倍闷水洗10分钟。 再流水洗40分钟。 (3)脱灰碱 液比 1.5 温度 30~32℃ 盐酸 0.5% 硫酸铵 0.8% 时间 15~20分钟 pH值 8±0.5 7.脱脂 液比0.8~1 (倒去部分脱碱液) 2、2103脂肪酶300单位/克 0.2~0.25%(南路皮) 0.25~0.3%(北路皮) 时间(分钟) 15~20 8.酶软化 液比 0.7~1 温度 38~40℃ 1398蛋白酶(5万单位/克) 0.36%(南路皮) 0.34%(北路皮) 时间 45~60分钟(冬季) 30~40分钟(夏季) pH值 7左右 9.净面 液比 0.4 盐 4% 时间 10~15分钟 10.水洗 流水洗 5~10分钟 11.浸酸 液比 0.8 温度 25℃(不超过) 硫酸 1.1% 盐 7.5% 平平加 0.5% 时间 60~70分钟 pH值 3.2左右 12.铬鞣 液比 1.2~2(1.2开始,结束时约为2) 温度 42℃(结束时温度,开始时不加温) 盐 7% 转5分钟 38~42%碱度铬鞣液折红矾1.3% 转60分钟 3842%碱度铬鞣液折红矾1.3%~ 苯二甲酸酐(调pH值7)0.25% 转60分钟 38~42%碱度铬鞣液折红矾1.2% 苯二甲酸酐(调pH值7)0.25% 转2小时 小苏打 0.9~1.2%(90分钟加完) 转30分钟 加热水至液比为2,并提高温度为35℃。 转2小时停14~18小时出鼓 注意事项 出鼓前再转15分钟; pH值应为3.8~4; 收缩温度应在95℃以上。 13.搭马静置 14.削匀(挤水、转锯木屑、削匀) 厚度要求 服装革 1.4~1.6毫米(双层) 手套革 1.2~1.4毫米(双层) 15.中和 (1)称重 (2)水洗 流水洗 20~30分钟 (3)中和 液比 4 温度 38~40℃ 碳酸氢铵 1~1.1% 时间 90分钟 pH值 5.5~6 (4)水洗 流水洗20~30分钟。 16.染色、加油 液比 5~7 温度 60~65℃ 氨水 0.5% 染料〔配比见附录一(七)8〕 转动2小时 蚁酸 1% 转动30分钟 软皮白油 4% 丰满鱼油 4% 乙萘酚 0.1% 转动1小时 蚁酸 1% 转动20分钟 水洗降温,出鼓搭马。 17.整理 (1)干燥,挂晾阴干 (2)回潮(回潮后静置8~12小时) (3)铲软(着重颈、脊部位;腹边部位轻铲) (4)伸展(着重颈、脊、正身部位) (5)修边 (6)平展 (7)刷涂饰剂〔涂饰剂配比见附录一(八)5〕 (8)晾干、铲软 (9)磨里 (10)刷灰尘 (11)喷涂饰剂〔涂饰剂配比见附录一(九)5〕 (12)喷光亮剂〔光亮剂配比见附录一(十)5〕 (13)密封固定〔固定剂配比见附录一(十一)〕 (14)伸平 18.成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