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结节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结节病 【释义】: 结节病(sarcoidosis)是一种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以肺内结节病最多见(占90%以上)。主要为肺、肺门及气管旁淋巴结受累。其次是皮肤、眼、浅表淋巴结病变。肝、脾、肾、神经系统、心脏和肌肉、骨骼等几乎全身每个器官均可受累。病理特征为非干酪坏死性类上皮细胞肉芽肿。 【诊断】: 1.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轻者或病变早期可无明显症状。一般起病缓慢,有发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症状。 (2)肺部表现 咳嗽,少量痰,偶有少量咯血。病变广泛时可有胸闷、气促,甚至发绀,可因合并感染、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心病等加重病情。 (3)肺外表现 1)皮肤受侵(占30%)时常表现为结节性红斑、斑丘疹、皮肤溃疡、皮下结节等,常位于面颈部、肩部、四肢和躯干; 2)眼部受累(占15%)时可有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角膜-结膜炎等,表现为眼痛、视力模糊、睫状体充血等; 3)浅表淋巴结肿大(占70%)或腮腺肿大; 4)肝、脾肿大或肝功能损害; 5)肌肉骨骼受累表现为肌力降低、肌肉萎缩、局部肿胀疼痛、疼痛性痉挛等; 6)神经系统受累可有脑神经瘫痪、脑内占位、神经肌病及周围神经病变; 7)心脏受累(占5%)可引起心肌病变、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亦可引起心包积液。 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活动期可有白细胞减少、贫血、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2)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SACE)活性在急性期增高(正常值:17.6~34u/m1),对诊断有参考价值,同时可作为病情监测指标; 3)血钙升高,血清尿酸增加,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 4)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 (2)结节病抗原(Kveim)试验 以急性结节病患者淋巴结或脾组织制成1∶10生理盐水混悬液为抗原,0.2ml作皮试,以10d后出现紫红色丘疹,4~6周后扩散至3~8mm,形成肉芽肿为阳性反应。 (3)结核菌素试验 阴性或极弱阳性。 (4)活组织检查 可经纤支镜肺活检(TBLB)或取皮肤病灶、淋巴结、前斜角肌脂肪垫、肌肉、肝组织等作病理检查以确诊。 (5)影像学检查 1)胸片 异常胸片常是结节病的首要发现。分为四期: 0期 肺部X线检查阴性,肺部清晰。 Ⅰ期 双侧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但可为单侧。 Ⅱ期 肺门淋巴结肿大伴肺浸润。肺内病变可表现为点状、结节状或絮状、网状阴影。通常广泛对称分布于两肺,少数可分布在一侧或某些肺段。 Ⅱ期 仅见肺部浸润或纤维化,而无肺门淋巴结肿大。 以上分期表现并不说明结节病发展的规律,如Ⅲ期并不一定由Ⅱ期发展而来。 2)肺部CT 能够准确判断结节病的类型、肺间质病变的程度和淋巴结肿大的情况,尤其是高分辨率CT(HRCT)对肺间质改变的判断更为精确。 3)放射性核素67Ga肺扫描 肉芽肿的活性巨噬细胞摄取67Ga明显增加,除可对肺内肉芽肿病变及肿大淋巴结显像外,还可作为判断结节病活动性的辅助检查。 3.鉴别诊断 应同肺门淋巴结结核、淋巴瘤、肺内或肺门转移性肿瘤以及特发性肺纤维化、过敏性肺炎、硅沉着病(硅肺)等鉴别。 【治疗】: 1.皮质激素治疗 (1)无症状或病情稳定的Ⅰ期患者可不需治疗; (2)Ⅱ、Ⅲ期患者或伴肺外结节病,血钙、尿钙持续增高,SACE明显增高者可予激素治疗。一般为泼尼松0.5~1mg/kg(30~60mg/d),口服(顿服或分次口服)4周,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每周递减2.5~5mg,维持量为5~10mg/d。总疗程不少于1~2年。减量过程中如病情反复,则需加大激素用量。 2.免疫抑制剂治疗 对激素疗效不佳的患者或有肺纤维化患者可加用氯喹、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等。氯喹为250mg,每日3次,3个月后改为250mg,每周2次,疗程6个月。 3.局部治疗 如眼结节病可予0.5%~1.0%激素滴剂或软膏,吸入皮质激素丙二酸培氯米松(必可酮或普米克)2~3次/d。可改善呼吸道症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