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红皮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红皮病 红皮病又称剥脱性皮炎,是一种以全身或大部分皮肤潮红,脱屑为特征的炎症性皮肤病。其常见致病因素有药物过敏,某些炎症性皮肤病如银屑病、湿疹和毛发红糠疹等因处理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发展而成,或继发于恶性肿瘤如蕈样肉芽肿、何杰金氏病和白血病等。部分病例找不到明显诱发因素。 〔诊断要点〕 一、基本损害为全身或大部分皮肤弥漫性潮红、浸润、肿胀、脱屑。急性期鲜红色、水肿和渗出较明显,慢性期深红色,以浸润为主,脱屑较着。鳞屑呈糠状或叶片状,手足部呈套状脱屑。病程较久者,可伴有色素沉着。 二、病程长者可有毛发脱落,指趾甲萎缩、混浊、凹陷、纵嵴和反翘等。 三、眼、鼻、口腔、咽部、外阴等处可有粘膜损害。 四、部分病例可有淋巴结、肝、脾肿大。 五、常伴有发热、畏寒、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六、可有不同程度瘙痒。 七、可并发肺炎、贫血、心力衰竭、低体温及败血症等。 八、病程视原发病及病情而不同,自数周、数月甚至数年,易反复发作,有的可引起死亡。 九、实验室检查 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减少,γ-球蛋白相对增高,血色素偏低,白细胞增多,血沉增快,蛋白尿及肝功能损害等。 〔治疗〕 一、一般治疗 (一)寻找原发病并予相应的处理。药物引起者应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并多饮水或输液以加强药物排泄;肿瘤所致者应力争早期手术切除或给以相应的治疗;炎症性皮肤病所致者,应在红皮病控制后积极治疗原发病。 (二)宜高蛋白易消化饮食,保暖,加强皮肤和粘膜部位的护理,保持清洁,经常更换床单、被套和衣服,预防继发感染。 (三)避免饮酒、食辛辣食物和外用热水肥皂洗烫。 二、全身治疗 (一)皮质类固醇激素 一般情况下,采用强的松口服40毫克/日~60毫克/日,病情急剧者可用氢化可的松300毫克~500毫克或地塞米松10毫克/日~20毫克/日静滴,症状控制后逐渐减量,递减速度、维持量大小和时间长短,视具体情况而定。患有银屑病和异位性皮炎的患者撤药时可出现反跳,此种病例是否采用皮质激素治疗应慎重。 (二)抗组胺类药物、维生素C、钙剂和硫代硫酸钠等内用。 (三)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输血或血浆。 (四)抗生素及抗真菌类药物 如继发细菌感染或真菌感染,选用有效的抗菌素或抗真菌药物。 (五)维甲酸类药物: 1.依曲替酯 用于红皮症性银屑病,开始量0.3毫克/千克/日~0.5毫克/千克/日,分次口服,以后视病情变化,如2周~4周不见好转可渐加至1毫克/千克/日。 2.13-顺维甲酸 适用于毛发红糠疹所致者,开始每日1毫克/千克,分次口服,如2周~3周效果不显,可适当增加剂量,但每天剂量不可超过2毫克/千克。 症状控制后渐减量,一般连用4个月常有较好效果。 (六)细胞毒类药物 多用于银屑病和毛发红糠疹所致的红皮病,一般使用氨甲喋呤(MTX),常用的具体用法有: 1.每周3次口服法,即2.5毫克~7.5毫克,间隔12小时服1次,连续3次,以后每周以同样方法用药。 2.每周单剂量疗法,开始试用10毫克,而后做全血及血小板计数,如能维持正常水平,可每周1次给药,10毫克~50毫克口服、肌肉或静脉注射,每次用量大小依病情及用药后反应而定。 上述服药方法,病情控制后可逐渐减量或延长给药时间。 (七)抗肿瘤或抗白血病治疗 恶性肿瘤所致的红皮病,多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药物单独或联合化学疗法。 三、局部治疗 (一)对症处理,以温和保护为主,一般皮肤干燥、脱屑可用润肤霜剂、植物油、乳剂和软膏等,渗出糜烂或红肿明显之处可用湿敷,少量渗出可选用油剂。 (二)口唇及眼睑干燥时可涂红霉素软膏,结膜炎可滴可的松眼药水或涂四环素可的松眼膏,口腔糜烂可用双氧水清洁口腔,肛门部病变者,大便后轻揩拭肛门,洗净后扑粉,保持清洁干燥。 (三)氮芥疗法 对红皮病型的蕈样肉芽肿和Sezary综合征可外用氮芥治疗,一般将10毫克~20毫克盐酸氮芥溶于40毫升~60毫升蒸馏水中,外涂于全身病变处皮肤(外生殖器忌用),每日1次,至皮损全消后至少2周,再每日或隔日外用1次,维持完全缓解至少3年。 四、物理疗法 PUVA治疗可试用于红皮病型的蕈样肉芽肿,Sezary综合征及银屑病。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