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紫薇绒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紫薇绒蚧 【学名】 Eriococcus lagerostroemiae Kuwana。 【别名】 石榴毡蚧。 【分布与为害】 分布辽宁、陕西、河北、天津、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四川、江苏等地。寄主有紫薇、石榴、女贞、含笑、百日红等。若虫、雌成虫吸食枝干汁液。 【形态特征】 雌成虫长卵圆形,长2.7毫米,暗紫红色。喙2节,口针圆形,较短,只达前足和中足之间。触角丝状,7节。足3节,甚小,跗冠毛1对,均长于爪,其顶端膨大,爪冠毛1对。肛环发达,具1列不规则孔,肛环刺8根。臀瓣发达,突出于肛环两侧,呈长锥状或长棒形。体刺长圆锥形,在体背构成横列;腹面无体刺,但有体毛,老熟时形成毡状蜡带,虫体包被其中。蜡带长2.7毫米,灰白色,长椭圆形(图9-117)。雄成虫体紫褐色,长1毫米,翅展2毫米。触角丝状,10节,淡褐色。翅1对,翅脉2根,呈“人”字形。腹部末端有1对暗灰色长毛。卵为卵圆形,淡紫红色,长0.3毫米。初孵若虫体椭圆形,淡黄色。蛹长椭圆形,紫褐色,包被白色毛毡状蜡囊内。蜡囊长1.3毫米。 图9-117 紫薇绒蚧 1.雌成虫 2.雌虫绒蜡壳 3.雄虫茧 4.被害状 【生活习性】 1年发生2~3代。以若虫在枝干缝隙内越冬。次年4月老熟雄若虫化蛹、羽化,与雌成虫交配。5月上旬雌虫产卵,5月下旬6月上旬若虫孵化吸食汁液,6月中旬盛孵。8月上、中旬第二代雌虫产卵,8月下旬至9月上旬若虫盛孵。发生不整齐,有世代重叠现象。 【防治方法】 (1)结合修剪,挑除枝干裂缝内越冬若虫。 (2)保护和利用红点唇瓢虫捕食介壳虫。喷药时,先把红点唇瓢虫引迁他处,然后喷药。 (3)若虫孵化期选喷50%杀螟松10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另外还有茶尺蛾、黑绒金龟子、咖啡木蠹蛾、棉蚜、角蜡蚧、褐边绿刺蛾、卵形短须螨,可参看本书其他花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