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竹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竹茹 【药物出处】:《别录》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杆竹和淡竹的杆中的中间层。又名淡竹茹、鲜竹茹、姜竹茹。主要含有酚性成分,糖类及氨基酸、有机酸等。甘、微寒、入肺、胃、胆经。 〔功效主治〕 清热化痰,止呕除烦。适用于肺热咳嗽;痰火内扰,心烦不宁;胃热呕吐、妊娠胎热呕吐。 〔本草撷英〕 别录:治呕啘温气,寒热吐血,崩中。 甄权:止肺痈吐血,鼻衄,治五痔。 时珍:伤寒劳复、小儿热痫,妇人胎动。 备要:开胃土之郁、清肺金之燥、凉血除热,治上焦烦热、温气寒热、噎膈呕哕、吐血衄血、肺痈惊痫、崩中胎动。 〔名医心得〕 焦树德:“胃虚有热而致的呕逆、心烦,本品最为适用,味甘能和胃,性寒能清热。”[1] 王药雨:止血适应于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及子宫出血,以性属实热者为宜。[2] 〔药理与应用〕 抗菌作用:体外实验竹茹粉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剂量用法〕 6~10克,煎服。除痰热多生用,止呕吐多姜汁炒用。 〔按语〕 本品性凉而润,善清化痰热而除烦,每多用于痰热喘咳,或痰热交阻、神昏狂乱、烦躁不宁之证,且以鲜竹茹为妙。又能清胃热之呕吐,故又多用于胃热或胃虚有热,胎热呕吐,而以姜竹茹为宜。诸本草多言其治血证,近代应用的报道不多,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5:196 [2]王药雨.实用中药学.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2:222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