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稻品种的化学鉴定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稻品种的化学鉴定法 1.稻品种的碘化钾显色鉴定法 该法主要用于区分籼、粳、糯稻种子。根据其反应颜色的差异进行鉴别。 (1)配制0.2%碘化钾溶液 称取0.2g碘化钾,溶于少量水中,再加入0.1g碘,最后定容至100ml的水溶液。 (2)碘化钾显色法 从不同样品中数取5-10粒种子,分别去壳粉碎,然后滴上2-3滴0.2%碘化钾溶液,立即显现出颜色。一般来说,紫蓝色的为籼稻,紫红色为粳稻,红棕色的为糯稻。 2.稻品种的谷粒苯酚染色鉴定法 该法适用于籼粳稻亚种种子的鉴别。 其具体鉴定方法是:数取试样2份,各100粒谷粒或米粒,放入清水中浸6小时,倒去水,加入1%苯酚溶液,在室温下浸12小时,然后取出种子用清水冲洗后放在吸水纸上经24小时,按颜色的差异进行鉴定。 不同品种谷粒颜色可分为不染色、淡茶褐色、茶褐色、黑褐色、黑色五级(见表15-1);米粒颜色可分为不染色、淡茶褐色、褐色或紫色三种。 表15-1 籼粳品种谷粒苯酚染色 (引自毕辛华,1975) 【参考文献】: 〔1〕西北农学院主编(1979),作物育种学,农业出版社。 〔2〕浙江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1961),农作物田间试验记载项目及试行标准,《浙江农业科学》编辑室。 〔3〕徐旭增编着(1958),种子检验技术,农业出版社。 〔4〕颜启传(1984),水稻杂交种及三系种子真实性鉴定和品种纯度检验,《种子》1984年第3期第15-18页。 〔5〕颜启传(1986),水稻杂交种及三系种子鉴定技术的进展,《种子世界》,1986年第8期第2-3页。 〔6〕颜启传(1984),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酯酶同工酶垂直板电泳法鉴定杂交水稻及其三系种子的真实性和纯度,《浙江农业科学》,1984年第4期第196-198页。 〔7〕叶常丰译(1976),鉴定水稻品种的性状特征标准化译丛,1976年第2期1-4页。 〔8〕颜启传等译(1987),1985国际种子检验规程,农业出版社。 〔9〕湖北省标准(鄂B/NY039-85),杂交水稻“三系”亲本及杂交种田间种植检验操作规程,湖北省标准局。 〔10〕K.Rosta(1975),Variety determination in rice(Oryza Sativa L.),Seed Sci.& Technol.,(3):161-169。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