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科研机构与队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科研机构与队伍


建国初期到“文革”前的17年,甘肃省社会科学研究十分薄弱,机构寥寥,力量分散。当时,省里有一个政策研究室,注重实际调查和政策研究;省政府有一个文史馆,省政协有一个文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侧重近现代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此外,还有敦煌文物研究所和文物管理委员会,前者是由1943年成立的敦煌国立艺术研究所改建的,后者是现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前身。省内各大学文科各系,虽有一些分散零星的力量从事研究工作,但没有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专门的研究机构始自1959年成立的民族研究所和1964年成立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民族研究所从成立到撤销,维持了10年时间,配合有关方面对省内各少数民族进行过普遍的社会历史调查,搜集了大量第一手珍贵资料。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还未及发挥作用,就于1968年被撤销。

“文革”10年,只有省文物队(1985年改为省考古文物研究所)、敦煌文物研究所幸存下来,但也受到干扰破坏。除考古发掘和极个别学科有点成果外,社会科学研究事业陷于停滞、中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省社会科学事业蓬勃发展,各种研究机构相继建立。到1985年,全省先后成立和恢复专门研究机构50多个。其中,各大专院校有20多个,省级各厅局有20多个,直属省委、省政府、省政协的有7个。

省社会科学院,是1979年10月在1977年底恢复的社会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扩建的,设有哲学、经济、农业经济、历史、文学、法学社会学6个研究所和编辑部、图书情报资料室,出版《社会科学》、《开发研究》(前身是《甘肃经济论丛》)和《社会科学动态》(由《理论研究参考资料》改刊),此外,各所还办有不定期专刊或集刊,如《关陇文学论丛》、《哲学与社会》等。近年来,省社会科学院着重研究工业体制改革、农村生产责任制、“两西”(指河西、定西地区)建设、大西北开发、陕甘宁根据地、地方史、西路军、敦煌文学、甘肃作家和作品、小城镇、青少年犯罪等问题,同时努力为党政领导机关提供情报信息和参考咨询。

研究队伍的发展壮大,同样是近儿年的事。至1985年底,全省约有专业研究工作者700多人,按学科分布如下:历史、考古学150多人,经济学110多人,教育学110多人,敦煌学90多人,民族学50多人,哲学30多人,语言文学40多人,其他如法律、新闻、社会学、古籍整理、政策研究等200多人。另外,分布在各大专院校的1000多名文科教师,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既从事教学,又从事科研,是我省社会科学战线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省、地、县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和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的专职或兼职人员1000余人,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据不完全统计,至1985年底,全省社会科学战线有教授、研究员34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80多人,讲师、助理研究员480多人。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