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科研机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科研机构 建国以来,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在研究机构的设置上,大体经过了初创、撤销、恢复重建、走向发展四个阶段。 1949年秋,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后不久,将原冀东、冀南、冀中三个区党校合并组建为河北省委党校,以后成立了河北省马列主义研究室(后又改称河北省讲师团),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迈出了第一步。 1958年,省会由保定迁往天津,社会科学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先后建立了省级经济研究所、语文研究所、历史研究所等专门研究机构(1960年经济所划归南开大学;1962年历史所划归河北大学,1964年又划归天津市)。1960年建立了河北省教育研究所,1964年在河北大学建立了日本问题研究室。1958年省委创办了党刊《东风》杂志。各文科及综合性大学创办了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63年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成立,到1966年实有研究人员87人,设有文、史、哲、经4个研究室。“文化大革命”前,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初具规模,高等院校、党校和专业研究机构三支队伍初步形成体系,为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省社会科学事业遭受严重摧残,科研机构许多被解散,社会科学刊物被迫停办,许多专家、学者外流,图书资料大量遗失,无法从事研究工作。 粉碎“人帮”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河北的社会科学事业才得以恢复重建,蓬勃发展。1977年1月,恢复和重建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1981年3月,改为省社会科学院,相继设立了经济、历史、哲学社会学、语言文学、情报、农村经济、政法等7个研究所(室)和图书馆、省社会科学咨询服务中心。1981年省社会科学院与省社科联共同创办了《河北学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省委、省政府及各厅、局,相继恢复和建立了省经济研究中心、省委政策研究室等29个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机构,大多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以应用研究为主。各高等院校也相继恢复和建立16个研究所(室),除华北农村研究中心侧重于开发研究以外,其余都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党校系统和省、地、市、讲师团,在理论教育之余也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一批社会科学学术刊物先后创刊,截至1984年底已达39种,并创办专业性报纸27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