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砖石工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砖石工程 砖石基础,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砖石基础长度,外墙墙基按外墙中心线长度,内墙墙基按净长度计算。 ①毛石基础 毛石基础一般为带形,其计算公式为: V=(L中或L外)×基础截面面积(m3) 式中 V-体积(m3): 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m); 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m)。 〔计算例〕 某工程外墙中心线长度为300米,基础截面面积如图2-16所示,求毛石基础体积。 图2-16 解:V=L中×毛石基础截面面积 =300×(0.4×0.6+0.4×1+0.4×1.4) =300×1.20 =360m3 表2-8 毛石带形基础体积表 ②砖基础 砖基础大放脚计算 砖砌大放脚,一般系等高等宽的比例,逐步收进,如图2-17所示,其大放脚是一个等差级数,一般两皮一收,规定为0.0625米宽0.125米高;一皮一收的高宽均为0.0625米,所以可将此单位长方形面积,求出一个固定的数字。然后,再按级数公式所求出的两边块数相乘,即得其面积。 图2-17 [计算例] 如图2-17为370毫米墙身,大放脚四退收进系两皮一收,其计算方法如下: 解:①单位长方形面积: 表2-9 墙基折合墙高表 0.125×0.0625=0.0078m2 ②按级数公式求其两边单位长方形面积的块数; S=n(a+l)=4(1+4)=20 ③总面积 0.0078×20=0.156m2 ③折成加高计算 0.156÷0.37=0.422m a.砖基础折加高度计算法 计算公式为: V=L中(L内)×墙身宽度×(基本高度+折加高度) 〔计算例〕 某单位工程内墙基净长线为200米,墙身宽度为240毫米,砖基础为等高式三层大放脚,基本高度为1.50米,求砖基础工程量。 图2-18 ⑦=200×0.24×(1.50+0.394) =200×0.24×1.894 = *见折加高度和增加面积数据表(见表2-10)。 表2-10 折加高度和增加面积数据表 b.砖基础增加截面面积计算法 增加截面面积见表,其计算公式为: V=L中(L内)×(墙身宽度×基本高度+增加截面面积) [计算例] 仍以上题为例计算砖基础工程量。 =200×0.4545 =90.90m3 *见折加高度和增加面积数据表(见表2-10)。 ③砖墙 在计算工程量时,标准砖墙体厚度,按表2-11规定计算。 表2-11 标准砖墙体厚度表 ④内外山墙平均高度计算 图2-19 ⑤附墙砖垛 附墙砖垛按砖垛实体积,以立方米为单位计算,然后并入砖垛所依附的墙身工程量中去。也可以将垛凸出墙面部分的截面面积按垛所依附的墙宽折加墙长,计入墙体长度中,按砖墙工程量计算方法计算。砖垛折合砖墙面积见表2-12。 表2-12 附有单面砖垛的砖墙折加砖墙面积系数表 注:计算公式 ⑥砖平碹、钢筋砖过梁 砖平碹、钢筋砖过梁,均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如设计无规定时,钢筋砖过梁长度按门窗洞宽度两端共加50厘米,高度44厘米计算。砖平碹长度,可按门窗洞口宽度两端共加10厘米,高度按24厘米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砖平碹=(门窗洞口+0.10)×0.24(高)×B 钢筋砖过梁=(门窗洞口+0.50)×0.44(高)×B 砖垛折合砖墙面积表 式中 B-为墙厚。 ⑦砖柱 砖柱不分柱身和柱基,其工程量合并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砖柱体积=柱身体积+柱基体积 说明:砖柱形式分为方形、圆形、多边形砖柱,其截面面积见下列公式。 a.矩形及方形 矩形A=a×b 方形A=a2 式中 A-截面面积; a-边长; b-边宽。 b.圆形 A=0.7854×D2 式中 D-圆柱直径 c.多边形(见图2-20) 图2-20 式中 n-边数;a-边长;r-内切圆半径。 表2-13 常用标准砖柱大放脚四周体积及柱身体积表 注:(1)本表放脚层数及体积系指砖柱四周大放脚体积,砖柱本身体积按每米柱身体积计算。 (2)本表按标准砖四面数放脚,每层等高126毫米,砌出宽度62.5毫米计算。 ⑧砖拱 普通砖拱按体积计算,计算公式为: V=d×l×L×K(m3) (见图2-21) 图2-21 式中 V-砖拱体积(m); d-拱厚; l-拱长; L-中心跨距; K-系数(见表2-14) 表2-14 矢高(f)与中心线跨距(L)的比值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