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病毒核酸类型的测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病毒核酸类型的测定
一、卤化核苷酸法 氟脱氧尿核苷(FUDR)、溴脱氧尿核苷(BUDR)和碘脱氧尿核苷(IUDR)的化学结构与胸腺嘧啶核苷极为相似,是它的同功异质体,因此可以取代后者,结合到病毒的DNA中去,使其遗传性能遭受破坏。它们是核酸代谢抑制剂,当它们的浓度达到10-5mol/L时,DNA病毒的复制即被抑制,但绝大多数RNA病毒不受影响,只有反录病毒例外,因为它们的繁殖早期需要DNA的合成。 (一)应用时必须注意的事项 1.代谢抑制剂对细胞有一定毒性,因此使用前要测定细胞对它的耐受力,以消除非特异抑制效应。 2.在维持液中不应含有胸腺嘧啶核苷,因此最好用Eagle氏MEM,不要用199或1640等复杂的综合营养液。 3.要设置已知RNA和DNA病毒对照,以及不接种病毒的空白细胞培养对照。 (二)试验步骤 1.细胞长成单层后倾去营养液,换以含FUDR(或其他卤化核苷酸)50μg/ml的新营养液,在37℃培养过夜。 2.已知和待检病毒作连续10倍稀释。 3.倾去细胞营养液,用Hanks液洗1次,接种病毒悬液,每一稀释度接种4管,在室温或37℃吸附1h后加入新营养液。含FUDR50μg/ml和不含抑制剂的营养液各2管。 4.37℃培养,每天检查细胞病变(CPE)。对于无CPE的病毒则用其他指标检查。 5.当正常营养液管的CPE已经明显时即可判定结果。加抑制剂的病毒滴度低于对照管超过2个滴度时即判为DNA病毒,否则为RNA病毒。各对照管均应正常,即:RNA病毒对照管不被抑制,DNA病毒对照管有明显抑制,空白细胞培养生长正常。 二、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法 放线菌素D是一种多肽类抗生素,它能与细胞和病毒的DNA结合,抑制依赖于DNA的RNA合成,但不抑制依赖于RNA的RNA合成。因此它可以区分DNA和RNA两类病毒,前者被抑制可达95%,后者不受影响。但是有3类RNA病毒是例外:(1)呼肠孤病毒——它的基因组为双股RNA,转录RNA时与DNA相仿;(2)正粘病毒和反录病毒——它们在复制周期中某阶段依赖于DNA,因此对放线菌素D敏感。 试验步骤如下。 1.用细胞培养测定细胞对放线菌素D的耐受浓度(10、1.0、0.1μg/ml)。 2.配制细胞培养营养液,同时加入放线菌素D,使达这个浓度(一般为5~10μg/ml)。 3.待检病毒和已知对照病毒(DNA和RNA病毒)作连续10倍稀释,每一稀释度各接种4管细胞培养,室温或37℃吸附1h。 4.一半细胞培养管加入含放线菌素D的营养液,另一半加正常营养液。 5.在37℃培养,每天观察CPE。 6.当不含放线菌素D营养液的细胞管中CPE已经明显时,即可判定结果。特检病毒被抑制超过2个滴度者即为DNA病毒。同时必须(1)RNA病毒对照管不被抑制;(2)DNA对照管明显抑制;(3)不接种病毒的细胞培养对照管生长正常。 三、吖啶橙染色法 吖啶橙(acridine orange,AO)是一种荧光染料,在适宜条件下能与单股核酸广泛结合,结合染料的单股核酸分子的吸收光波从原来(游离染料)的490nm转移到465nm,结果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红色荧光。当染料与双股核酸相遇时,结合甚为轻微而且容易解离,吸收光波从490nm转移到502nm,结果发出绿色荧光。因此本法可以测定核酸的股数。 (一)AO染色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细胞核糖体 AO易与核糖体的单股RNA结合,发出红色荧光,而且某些病毒的CPE常对核糖体有影响,在检查时要注意区分。 2.浓度与pH 当AO溶液浓度超过0.05%,pH高于6时,整个细胞发出红色荧光。因此适宜的浓度为不超过0.01%,适宜pH为3.6~5.2。 3.固定液 固定的目的是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强,常用的Carnoy氏固定液效果良好,冷丙酮甚至不固定效果也好。不能应用含有苦味酸或镍酸的固定液,否则荧光强度会降低。 4.染色过程 染色液必须新配,染色时间不能过久,漂洗液最好使用McIlvaine氏缓冲液而不用PB。 (二)染色步骤 1.几种溶液的配制方法。 (1)Carnoy氏固定液 冰醋酸 1份 无水酒精 6份 氯仿 3份 (2)McIlvaine氏缓冲液(pH3.8) 0.1mol/L 枸橼酸 12.9ml 0.2mol/L Na2HPO4 7.1ml (3)0.01%吖啶橙染液 10mg吖啶橙溶于100ml McIlvaine氏缓冲液中,装棕色玻瓶,冰箱贮存。 2.组织触片、冰冻切片或盖玻片细胞培养在Carnoy氏液中固定5~10min。 3.在100%、80%、70%、50%酒精溶液和蒸馏水中漂洗各3min。 4.在McIlvaine氏液中放置5~10min。 5.在吖啶橙染液中染5min。 6.用McIlvaine氏液漂洗2~3min。 7.在载玻片上加1滴McIlvaine氏液,加盖玻片(如为盖玻片细胞培养则将细胞单层向下),用450nm光波(高压汞灯加蓝紫色滤光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8.结果判定。正常细胞核呈黄绿色,核仁桔黄色,细胞浆暗红色。感染细胞的核中双股DNA病毒呈黄绿色荧光小颗粒,包涵体可能呈不同形状。在细胞浆中繁殖的双股DNA或双股RNA病毒在红色背景中发出黄绿色荧光,单股RNA病毒发鲜红色荧光。 快速染色法 此法适用于盖玻片细胞培养。 1.将待检盖玻片细胞培养用PBS漂洗3次。 2.Carnoy氏液中固定5min,空气中干燥。 3.4℃可贮存几天,或立即染色。 4.AO染液中染5min。 5.McIlvaine氏液中漂洗2次,每次3min。 6.在载玻片上加1滴McIlvaine氏液,将盖玻片培养覆于其上,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四、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此法可直接测定病毒核酸的类型,但要求病毒充分提纯,使不含细胞核酸,以免干扰结果判定的正确性。 试验步骤如下。 1.细胞培养接种已知和待检病毒,还有不接种病毒的正常细胞培养。 2.营养液中加入3H-5-尿核苷或3H-胸腺嘧啶核苷(也可用14C代替3H),最后浓度为37000Bq/ml(注:1Ci=3.7×1010Bq)。 3.在37℃培养8h。这要求很严格,因为病毒核酸在此时间内合成。 4.从细胞或培养液分离和提纯病毒(空白对照同样处理)。 5.将病毒液滴于层析纸上(厚0.33mm,大小为3×3cm2),使之全部吸收(约4滴)。对照空白液同样处理。 6.不待干将每张滤纸分别放在一只烧杯中,内盛4℃的0.5%过氯酸150ml,冰箱放置30min。 7.弃去过氯酸溶液,加入30ml的冷(4℃)95%乙醇,稍摇弃去。 8.换加150ml的冷(4℃)95%乙醇,冰箱放置至少2h。在此期间必须换酒精一次。 9.弃去酒精,将滤纸烘干。 10.将干燥的滤纸放在液体闪烁瓶内,加入足够的闪烁液(PPO-POPOP,用甲苯配制),使滤纸浸没。如纸显示颜色,表明过氯酸未完全去净。 11.将瓶盖上,用液体闪烁计测定放射量。比较待检病毒、已知病毒和空白对照的差别。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