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电解质失衡与药物对心肌的影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电解质失衡与药物对心肌的影响 电解质失衡和药物可影响心肌的除极和复极过程,但主要是影响复极,所以心电图的变化是从U-T-ST开始,最后影响QRS-P波的。电解质失衡和药物可通过下列途径影响心电图: ·直接作用于心房或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而改变P-QRS波形; ·作用于心传导组织细胞的动作电位,影响心律和室率; ·影响血流动力学和心肌代谢过程而间接使心电图改变; ·药物可引起心肌病变而影响心电图。 1.高钾血症(hyperkalemia) 血钾>5.5mmol/L称为高钾血症。 (1)引起高钾血症的常见原因为: ·肾功能衰竭; ·使用保钾利尿剂;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卡托普利(开搏通)、青霉素钾等]; ·大量使用钾剂; ·大量输注库血; ·溶血;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肾上腺危象、系统性红斑狼疮; ·高钾性麻痹等。 临床医生应注意:高钾血症病人血钾浓度与心电图变化的个体差异很大。 (2)血钾浓度与心电图变化的关系(图135)为: 图135 血钾浓度与心电图变化的关系 (1)血钾正常;(2)、(3)、(4)血钾浓度递增 ·血钾>5.5mmol/L,心电图可表现为T波高耸,Q-T缩短; ·血钾>6.5mmol/L,心电图可表现为QRS增宽; ·血钾>7.0mmol/L,心电图可表现为P波振幅减小,时间延长; ·血钾>8.5mmol/L,心电图可表现为P波消失,可出现窦性停搏; ·血钾>10mmol/L,心电图可表现为缓慢的正弦波(QRS与T波融合),可出现室颤或室性停搏。 高大T波还可见于: ·变异性心绞痛; ·超急性期急性心梗; ·早期复极综合征等。 高血钾症的心电图变化如图136所示。 图136 高血钾症的心电图变化 高血钾症的其他心电图改变还有: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心梗样改变、左束支或右束支阻滞等。 (3)症状:高钾血病人可出现疲乏、四肢无力、动作迟钝、肌麻痹、腱反射消失等。心电图提示高钾血症时,应急查血钾水平,一旦证实,应予积极治疗。 (4)高血钾症的治疗包括: ·停用保钾利尿剂和钾剂等; ·胰岛素加50%葡萄糖; ·钙剂; ·利尿剂[呋塞米(速尿)]; ·降钾树脂口服; ·血透。 2.低钾血症(hypokalemia) 血钾<3.5mmol/L被称为低钾血症。 (1)低钾血症的心电图改变(图137)为: 图137 血钾浓度与心电图变化的关系 (1)血钾正常;(2)、(3)、(4)血钾浓度递减 ·u波明显、T波低平、Q-T间期延长,T-u融合成“驼峰状”,Q-T不易测量; ·u波非常明显时,与T波一起构成“滑梯样”改变; ·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尤以室性心律失常多见。 (2)造成低钾的原因包括: ·钾排出过多(利尿、呕吐、胃肠引流等); ·钾摄入过少(禁食等); ·低镁血症等。 (3)症状:低钾病人常出现肌无力及腹胀。低钾病人在服用洋地黄过程中易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包括室速和尖端扭转型室速。服用乙胺碘呋酮或洋地黄的病人应将血钾水平控制在4.5~5.0mmol/L左右。 (4)处理原则:停用排钾利尿剂,补充钾剂(口服、静脉),必要时可微泵输注。 3.高钙血症(hypercalcemia) 血钙>2.6mmol/L被称为高钙血症。 (1)高钙血症的心电图变化(图138)包括:ST段缩短(动作电位2相缩短)、Q-T间期缩短等。 图138 血钙浓度与心电图变化的关系 (1)血钙正常;(2)血钙浓度增高 (2)造成高钙的原因有: ·肾上腺功能不全;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肾功能衰竭; ·恶性疾病; ·维生素A、维生素D中毒; ·类肉瘤病; ·甲状腺毒症; ·制动等。 (3)症状:高钙病人在服用洋地黄过程中可出现致命性心律失常。 (4)处理:使用利尿剂并同时补钾和镁,必要时血透或使用降钙素。原发病的治疗是最重要的。 4.低钙血症(hypocalcemia) 血钙<2.1mmol/L被称为低钙血症。 (1)低钙血症的心电图变化(图139、140)包括:ST段延长(动作电位2相延长)、Q-T间期延长等。 图139 血钙浓度与心电图变化的关系 (1)血钙正常;(2)血钙浓度降低 图140 低钙血症 (2)造成低钙的原因有: ·慢性腹泻; ·使用呋塞米(速尿)等; ·低镁血症; ·怀孕;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骨软化、佝偻病; ·高通气和呼吸性碱中毒等; ·胰腺炎; ·高磷血症; ·各种肿瘤。 低钙常与血钾失衡并存: ·低钙+高钾:见于肾衰病人,心电图显示ST段延长,并有高尖T波。 ·低钙+低钾:见于急性胰腺炎、碱中毒等。心电图显示ST段延长、压低;T波增宽、低平;u波增高;Q-T间期明显延长。 (3)治疗原则:停用呋塞米(速尿)等药物、补充钙剂。 5.洋地黄类药物(djgitalis) (1)症状:洋地黄在起效时,心电图可见“鱼钩”样改变(图141)、Q-T间期缩短,而洋地黄中毒时,可出现: 图141 “鱼钩”样改变 ·房早、室早; ·阵发性房速、交界性心动过速、室速; ·室颤; ·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等。 地高辛效应的心电图表现如图142所示。 图142 地高辛效应的心电图表现 洋地黄中毒时,除心电图改变(图143)外,还可出现: 图143 洋地黄中毒时的心电图改变 (1)室早二联律;(2)Ⅱ度Ⅰ型房室阻滞;(3)交界性心律 ·胃肠道反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神经系统表现:头痛、乏力、视力模糊、黄视、绿视等。 怀疑洋地黄中毒者,应急查血药浓度(正常为0.5~2.0mg/ml),但洋地黄的个体差异性很大,即使血药浓度正常,如有临床表现,也应考虑洋地黄中毒。 (2)治疗原则: ·停用洋地黄,快速性心律失常者可应用利多卡因或苯妥英钠; ·缓慢性心律失常者可使用阿托品; ·可使用地高辛抗体,血钾低时补钾。 6.奎尼丁或普鲁卡因酰胺(quinidine/procainamide) (1)奎尼丁或普鲁卡因酰胺过量使用时,可出现下列心电图表现(图144): 图144 奎尼丁或普鲁卡因酰胺过量时的心电图表现 (1)Q-T间期延长;(2)室性自主心律 ·室早; ·室速(尖端扭转型); ·室颤; ·窦房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室性自主心律或室性停搏。 (2)症状:临床上,病人可出现低血压、心衰和晕厥。另外,还可出现腹泻、恶心呕吐、耳鸣、听力障碍、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0.20s,Q-T间期延长,QRS波增宽。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