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甘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甘松 【药物出处】:《本草拾遗》 【概述】本品又名甘松香、香松。为败酱科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tal.或匙叶甘松 Nardostachys jatamansi Dc.的根及根茎。主产于四川、甘肃、青海等地。春、秋两季采收,采挖后去净泥沙及杂质,除去残茎及细根,晒干或阴干。 【药性】味辛、甘,性温。归脾、胃经。 【功效】理气止痛,醒脾健胃。 【应用】 1.用于脾胃气滞,脘腹疼痛,不思饮食。本品治脘腹疼痛,以寒凝气滞者为宜,常与山柰合用,也可配沉香、香附、木香、陈皮、砂仁等同用;若治气机阻滞,胸闷脘胀,不思饮食,可与柴胡、郁金、白豆蔻等同用;治霍乱转筋,腹痛呕吐,可用本品配干姜、附子、吴茱萸等同用。 2.用于牙痛,口臭。治牙痛,可单味泡水含漱;本品与白芷、细辛、石膏、食盐(煅)等,同研细末,早晚擦牙,可起到固齿、去口中气味之效。 3.用于湿脚气,足膝浮肿,可与荷叶心、藁本煎汤外洗,方如甘松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或泡水含漱;或煎汤外洗。 【使用注意】气血虚而夹热者慎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甘松含马兜铃烯、甘松酮、德比酮、缬草酮、广藿香醇;宽叶甘松含呋喃香豆精类化合物甘松素、甘松醇、白芷素、榄香醇、β-桉叶醇、甘松酮、缬草酮等。 2.药理作用 甘松主要成分缬草酮及挥发性物质有镇静和催眠作用;甘松醇提取物对平滑肌有直接的解痉作用,醇提取物、缬草酮及挥发油成分均有明显拮抗心率失常作用;并有降低血压,减慢心率,保护急性心肌缺血等作用;还有抗溃疡和抑菌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