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牛口蹄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牛口蹄疫 (一)诊断要点 1.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可感染多种动物,但以偶蹄兽最易感。流行猛烈,发病快,2~3d波及全群乃至一片地区。在新疫区呈流行性,发病率高,可达100%;而在老疫区,则发病率较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春、秋两季易流行。每隔1~2年或3~5年流行1次。 2.病初发烧41℃,口流涎,1~2d后,在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部黏膜上发生蚕豆至核桃大的水疱并很快破裂,形成边缘整齐的红色糜烂,如继发细菌感染,即发生溃疡。在口腔发生水疱的同时,趾间和蹄冠皮肤红、肿,进而色苍白,形成水疱,水疱破溃后留下红色糜烂面,以后结痂,如有细菌感染,则发生化脓,蹄不能着地,甚至蹄壳脱落。乳头也常发生水疱,进而出现烂斑,有继发感染时,引起乳房炎,泌乳停止。犊牛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出血性肠炎和心肌麻痹,病死率很高;死后剖检可见心内外膜出血,心肌质地松软,有淡黄色斑纹,或见不规则斑点,俗称“虎斑心”。 3.实验室检查需采样时,用清水洗净口腔,无菌抽取舌面水疱液或剪取水疱皮,装于灭菌小青瓶,冷藏保存,送有关部门鉴定。或者在康复后不久采取血清,进行补体结合试验或乳鼠血清保护试验、间接血凝试验、琼脂扩散试验等。 4.应与牛黏膜病、牛水疱性口炎、牛恶性卡他热等病加以鉴别。 (二)防治 1.发生疫情后,应立即上报,划定疫区,严格执行封锁、隔离、消毒、紧急接种等综合性扑灭措施。畜舍及用具用2%火碱溶液、生皮用饱和生理盐水加0.2%火碱、毛及干皮用福尔马林消毒。病畜的粪便、残余饲料、垫草应销毁,或在指定地点堆积发酵。 2.轻症病牛,经10d左右自愈;重症病牛,患部先用0.1%高锰酸钾或3%硼酸冲洗,然后口腔涂抹碘甘油,蹄部及乳房涂抹紫药水或消炎软膏,同时精心饲喂,加强护理。最后一头病牛痊愈或死亡14d后,再无病例出现,经彻底消毒后,报上级批准解除封锁。 3.无病地区严禁从有病地区或国家购进动物及其产品、饲料、生物制品等。对来自无病地区的动物及其产品应加强检疫。常发地区需用口蹄疫疫苗定期预防接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