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流行性斑疹伤寒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流行性斑疹伤寒 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emic,typhus)是普鲁娃立克次体通过体虱传播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持续高热,皮疹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流行病学】 病人是惟一的传染源,以病程第1周传染性最强,头虱是主要传播媒介,人类普遍易感,儿童患病较轻,一次感染可产生一定免疫力。 【临床表现】 1.发热 起病1~2d体温迅速升高达40℃ 左右,伴寒颤、稽留热为主,于病程9~21d开始下降至正常。 2.皮疹 常于第4~6d病期出现皮疹,先是于胸、肩、背部,随后波及全身,但面部常无皮疹。皮疹开始为圆形或不规则直径1~4mm的鲜红色充血性斑丘疹,后变为暗红色或出血性斑丘疹,持续于1~2周后消退,疹退后遗留棕黄色色素沉着或脱皮。 3.神经系统症状 早期即出现剧烈头痛,头晕、失眠、耳鸣等,有时出现神志迟钝或谵妄、甚至昏迷、大小便失禁。有时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压力增高,但细胞数不增加。 4.其他 可有中毒性心肌炎表现或低血压,甚至休克等毒血症状,出疹时易并发肺炎。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白细胞总数多正常,中性粒细胞增多,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2.血清学试验 ①外裴试验 变形杆菌 OX9凝集价在1∶160以上有参考价值。病程2~3周效价最高。②立克次体凝集反应及补体结合试验:病程第5日在1∶40以上呈阳性反应。 【诊断】 1.疑似病例 疫区有衣虱或蚤类孳生及鼠类活动。突然持续性高热,不能立即确定其他病因,伴皮疹及剧烈头痛。 2.确诊病例 (1)起病4~7d出现斑丘疹,可伴有神志迟钝或谵妄或脑膜刺激征等神经精神症状。 (2)补体结合试验(CF),血清效价>1∶8为阳性,>1∶32为现患诊断。 (3)立克次体微量凝集试验(MA)血清效价>1∶8为阳性,>1∶256为现患诊断。 (4)微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Micro-LE)IgM,IgG>1:16为阳性,IgM>1:32及IgG>1:256为现患诊断。 (5)间接血凝试验(IHA)血清效价>1∶8为阳性,>1:800为现患病人。 (6)外裴试验(WF)>1∶160为现急诊断参考效价。 (7)取发热期病人血液接种雄性豚鼠,体温39.5℃ 连续2d以上,其恢复期血清学检测阳性者,阴囊肿大(流行性-,地方性+)仅作参考。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1)。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2)项~(6)项中任何一项。 【防治】 1.一般治疗 病人应卧床休息,多饮水,进高能量,高蛋白流质饮食。高效者给以物理降温或小量退热药,高热及毒血症状严重者可给以输鲜血或血浆。 2.病原治疗 首选四环素,每日25mg/kg,分4次口服,多于24~48h可退热,体温正常后可继续服1~2d。也可选用氯霉素或红霉素。 3.预防 灭虱和防虱为最重要的预防措施。也可行预防接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