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01308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副名:从《三国演义》看中国古代人才观。 黄新亚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版。12万字。 以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人才为对象,分析论证中国古代的人才观念。 认为,人才不能脱离人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发展而存在。那些率先从现实走向理想、积极能动地发展自己,进而改造社会、使社会沿著人类理想共同进步的人才是人才。 中国古代人才观包含著人民性和创造性两个方面。从先秦诸子的人才学说,至司马迁的人才观,再到宋元时期市民阶层的人才思想,无不闪烁著人民性与创造性的火花,并终于形成了《三国演义》重视人的价值、强调人才来自现实人的具有启蒙意味的人才观。 诸葛亮是人才的典型形象,但是他的悲剧结局,正说明中国古代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著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它既是作者罗贯中所表现的中国古代人才观的集中体现,也是理想与现实碰撞的最终结果。 中国古代人才只能在自觉、自悟中达到自我完善,协调与封建制度的关系。这对中国历史发展带来若干消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