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樱花褐斑穿孔病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樱花褐斑穿孔病 【症状】 病菌为害叶片、新梢和果实,但主要为害叶部。在叶上、叶片两面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直径约1~4毫米,边缘清晰,并略带环纹,外围有时呈紫色或红褐色,中央灰白色或褐色,略带轮纹。后期偶尔在病斑两面产生灰褐色霉状物,此即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以叶背产生为多。病斑常干枯脱落,形成穿孔。病斑孔洞的边缘整齐。穿孔多的叶片常提早脱落。新梢上的病斑紫褐色,斑上亦产生灰褐色霉状物(图9-46)。
图9-46 樱花褐斑穿孔病 【病原】 为核果尾孢属的Cercospora circumscissa Sacc.。分生孢子梗10~16根,束生,橄榄色,不分枝,直立或弯曲,0~1个分隔,大小12~32微米×3.0~4.5微米。分生孢子细长,鞭状、倒棍棒状,棕褐色,直立或微弯,3~12个分隔,大小24~120微米×3.0~4.5微米。 【发病规律】 病菌以子囊壳在病落叶上和枝梢病组织内越冬。翌春在温湿度适宜时,在病组织上形成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 【防治方法】 参照桃细菌性穿孔病的防治方法。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