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模具主要零件的计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模具主要零件的计算 1.径向尺寸的计算 (1)整形模和成型模 整形可分为正整形和负整形。所谓正整形即留有整形余量的整形;负整形是不留整形余量,靠压件变形产生挤压作用的整形。表6.2-11列出了不同整形方法的阴模孔径和芯棒外径的计算公式。 表6.2-11 不同整形方法的阴模孔径和芯棒外径的计算公式 注:1.当压件为非旋转体时,凸面和平面均按外径D公式计算,凹面则按内径d公式计算。 2.表中的c、g、δ1、δ2、△1和△2值分别见表6.2-12~表6.2-17。 表6.2-12 铁、铜基压坯的烧结收缩率c 表6.2-13 铁、铜基压坯的径向回弹率g 表6.2-14 外箍内时的整形余量和回弹量 (mm) 表6.2-15 内胀外时的整形余量和回弹量 (mm) 表6.2-16 外箍内胀时的整形余量和回弹量 (mm) 表6,2-17 全整形时的整形余量和回弹量 (mm) (2)模冲 不论对成型模或整形模,模冲的外径D冲和模冲内径d冲的计算公式均为 D冲=D阴平均-e平均 d冲=d芯平均+e平均 式中 D阴平均——阴模孔径的平均尺寸(mm); d芯平均——芯棒外径的平均尺寸(mm); e平均——配合间隙的平均值(mm)。成型模模冲的配合可选用表6.2-18所推荐的种类,整形模模冲的配合间隙应比成型模的大。 表6.2-18 成型模模冲配合种类 2.轴向尺寸的计算 (1)装粉高度的计算(图6.2-1) 图6.2-1 阴模高度计算 装粉高度与装粉体积V0(cm3)有关,而装粉体积取决于压坯体积Vk(cm3)和压缩比ε,即( 其中ε是压坯密度 表6.2-19 部分铁、铜基粉末的松装密度ρ0 对于无台阶的柱体压坯,其装粉高度的计算公式为: h0=εhk 式中 h0——装粉高度(mm); hk——压坯高度(mm)。 对于非柱体的其他形状如球体、锥体,可先求出其装粉体积V0,再根据相应公式求出装粉高度。 (2)模具高度的计算 ①阴模高度,阴模高度由三个高度组成(图6.2-1),即 h=h0+h1+h2 式中 h——阴模高度(mm); h0——装粉高度(mm); h1——下模冲定位高度(mm),取10~50mm; h2——手动模装粉高度(mm),取5~10mm;如采用自动模,则h2=0。 ②芯棒长度,芯棒长度不应超过阴模上端面或略低一点,以便于自动送粉。手动模时,芯棒长度可与阴模高度相等。 ③模冲高度,确定模冲高度时,应根据具体的压模结构形式,综合考虑模冲的安装定位、装粉高度的调节余地、压坯的高度以及脱模移动的距离等需要,保证有足够的压缩行程、脱模行程和适宜的定位高度。 3.阴模和模套的强度及刚度计算 (1)强度计算 设计阴模和模套的尺寸时,应根据它所受的侧压强p侧进行验算,保证阴模受到的最大应力不大于模具材料的许用应力。建立强度条件,其计算公式见表6.2-20。 表6.2-20 阴模和模套强度计算公式 (2)刚性计算 设计阴模和模套尺寸时,还应根据压坯受到阴模弹性变形恢复时,收缩引起的剩余侧压强,不得大于压坯允许的侧向(垂直于压制方向)抗压应力,建立刚性条件。即 p侧剩=jp侧≤[σ压]侧 式中 p侧剩——剩余侧压强(MPa); [σ压]侧——压坯的侧向许用抗压强度(MPa),铁基压坯侧向许用抗压强度见表6.2-21。 表6.2-21 铁基压坯侧向许用抗压强度[σ压]侧 式中 R——阴模外半径(mm); r——阴模内孔半径(mm)。 其中E阴、E压分别为阴模和压坯的刚度,v阴、v压分别为阴模和压坯的泊松比。表6.2-22为铁基压坯的E压和v压值。 表6.2-22 铁基压坯的E压和v压值 对于密度在6.6g/cm3左右的铁基压坯,当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