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标准在法律中的地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标准在法律中的地位 标准的主体,作为技术性的规范,属于经济基础范畴,而不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因而不是法规;而强制执行的标准,由于要在规定的范围内严格执行,具有明显的法律约束性,应该属于法规。 1.我国标准的法律地位 《标准化法》颁布后,我国的标准体制为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相结合的体制。强制性标准具有明显的法律的约束性,因而属于法规;而推荐性标准并不强制要求执行,也就不具备法律的约束性,因而不属于法规。 强制性标准具有作为法规的以下4个特征: 一是具体明确的目的、宗旨和原则,制定标准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广大的企业、用户和消费者服务,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而,具有代表我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的阶级性; 二是由国家机关组织制定; 三是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对违反标准的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并给予必要的处罚。同时,国家还建立了监督系统,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保证标准的执行; 四是起草标准有一整套严格的要求,从制定程序到编写方法及格式内容,都有规范性的要求。 2.国外标准的法律地位 国外标准的法律地位没有统一的模式。 在大部分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中,标准一般由民间机构或产业团体组织制定,通常都是自愿采用,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因而一般不属于法规。但是,对于安全、卫生、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由于牵涉到人身的安全与健康,往往都是强制性的,必须严格执行。通常采用以下方式: 一是将这些要求直接定入法律法规强制执行,这也就是技术法规。如美国颁布了50多项汽车安全方面的法规,这些法规的内容,实际上就是标准。 二是由法律赋予某些标准以强制性,如德国的2万多个国家标准中,有2千个左右由各种法规明确规定要强制执行;法国1万2千多个国家标准中,约有3百个由各种法规明确规定要强制执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