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柑橘潜叶蛾测报调查方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柑橘潜叶蛾测报调查方法 柑橘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nton)各柑橘产区均有分布,能为害所有柑橘属植物,是柑橘嫩梢期的主要害虫。在福建1年发生8~12代。主要以蛹和老熟幼虫晚秋梢或冬梢嫩叶虫苞或虫道中越冬。从3月初至11月底在田间均可发现幼虫为害嫩叶,但以夏梢和秋梢被害最严重。被害叶伤口易受溃疡病菌侵入而发病。柑橘嫩梢抽发期施肥过多,特别是氮肥过多,叶片嫩绿,有利潜叶蛾大发生。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从5月初夏梢开始至9月底秋梢定型,根据当地柑橘品种、树龄或不同生态果园,每类型果园选择有代表性的果园2~3个,每5天调查1次(11月至次年2月每次调查时间可适当延长)。每个果园按5点取样调查5株,每株按不同方位查10个梢,每次调查嫩梢50枝,主要检查当季的新梢嫩叶顶部5片嫩叶的卵及低龄幼虫。分别记载调查梢数和叶片数、受害叶片数、各虫态的虫数,统计新梢虫卵率。结果分别记载于表7-77、表7-78、表7-79。 表7-77 柑橘潜叶蛾田间调查记载表 表7-78 柑橘潜叶蛾幼虫和蛹的死亡率调查表 表7-79 柑橘潜叶蛾卵、幼虫密度调查表 2 预测预报方法 2.1 发生趋势预报 柑橘潜叶蛾的发生程度主要与气候、柑橘树龄、天敌及施肥关系密切。一般夏、秋多雨,施氮肥过多的幼龄柑橘树发生较重。 2.2 发生期预报 夏梢潜叶蛾产卵高峰期预报可按如下公式推算: 卵高峰期=调查化蛹率45%~50%日期+1/2蛹期+产卵前期 秋梢潜叶蛾发生期预报:当平均每叶的卵数由多开始变少时,即卵高峰开始下降时,即为放梢适期,放梢后5~7天,当嫩梢的卵(虫)率为3%时,开始喷药防治,必要时隔7天喷第二次药。 经验预测:对苗圃和柑橘幼树,在每次嫩梢长3mm时喷第一次药,隔7天喷第二次药。但若梢顶5片叶90%左右老化(即90%以上梢顶自剪)或虫卵梢率在5%以下,可不喷第二次药。对成年树,在放梢后7~10天,当新梢芽长3mm或虫(卵)叶率3%以上时开始喷药。 3 发生程度分级 柑橘潜叶蛾发生程度分级 注:浙江 4 防治适期及指标 在夏、秋梢抽发期(7月中旬至9月下旬)全园20%枝梢抽出嫩芽,有虫卵率20%左右,新梢芽长1~2cm时进行第一次喷药,以后每隔7~10天,连喷2~3次,直至秋梢老熟为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