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材料使用阶段的评价方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材料使用阶段的评价方法 建筑材料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盖房子,全面衡量它的经济效果,不仅要看材料生阶段的经济效果,更要看它的使用价值,也就是使用的经济效果。 经济效果评价是在比较分析过程中进行的,经济效果只有经过比较分析才能确定。正确选择对比对象方能保证评价的准确性。同时应具有可比性的对比对象,在生产工艺上应该是成熟的,使用功能应是相应的,对比口径应是一致的。 将几种材料用到房屋上去,建成房屋的某种部件,如外墙板、内墙板等。按照“成活”标准计算它的经济指标,然后进行比较分析。 采用的指标体系和生产阶段的指标基本相同,内含有所扩大。工厂制作、运输、安装及装修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都应计算在内。 ①造价:包括原材料的单位、运输、安装及装修的全部物化劳动和活劳动。造价指标应计算两个指标,即原材料成本和建筑部件的造价。 ②一次投资:采用生产阶段的指标,即总投资(总概算价值)。 ③主要材料消耗:是指主要原材料和建材制品的消耗量。即将加工厂和现场的材料消耗都计算在内。 ④能源消耗:原材料的能源消耗量再加上运输和施工阶段的能源消耗量。 ⑤劳动消耗:即将加工厂和现场的劳动力消耗计算在内。 ⑥自重:按达到“成活”标准时单位建筑部件的重量。 前四项为主要指标,后两项为辅助指标,待计算出来后,汇总列成表格,即可进行对比。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