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人中推行以华语(指中国普通话)代替方言的运动。
1978年4月,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就两种语文教育及华语与方言问题两次发表谈话,鼓励华人用华语代替方言,以加强各方言集团间的团结。翌年9月起正式展开,并成立全国推广华语运动委员会,决定每年10月为推广华语月。要求学生家长在家中与子女交谈时,放弃方言,改用华语。同时,要求所有的华族公务人员,包括医院与诊所服务人员、企业营业人员,必须用华语与公众交谈;所有华族汽车司机、售票员、商贩,均须通过华语考试或参加华语补习班学习,以达到能用华语与顾客交谈的水平。
为配合开展华语运动,新加坡政府增加了广播、电视的华语节目时间,举办华语电视讲座,制作华语会话录音带,编写华语学习教材等。据新加坡教育部1988年调查,已有87%的华人能讲流利的华语;74.5%的华人公务员通过了华语会话考试;2/3的儿童一入学就能讲流利的华语,有68%的小学生在家中用华语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