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手三阴经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手三阴经筋 1.手太阴经筋 (1)分布部位 起始于大拇指上,沿指上行,结于鱼际后,行寸口动脉外侧,上沿前臂,结于肘中,上经上臂内侧,进入腋下,出缺盆,结于肩髃前方,上行者结于缺盆,下行者结于胸里,分散通过膈部(《灵枢》原文为“贲”,今据隋杨上善释作“膈”),会合膈下,到达季胁。 (2)病候 当其所过的部位发生掣引抽筋疼痛,剧烈时可以并发息贲症,胁部拘急,甚至吐血。 2.手厥阴经筋 (1)分布部位 起始于中指,与手太阴经并行,结于肘内侧,上经上臂内侧,结于腋下,下行前后散布于胁部;其分支进入腋内,散布胸中,结于贲(《灵枢》原文为“臂”,今据《太素》作“贲”释)。 (2)病候 当其所经过的部位掣引转筋,向前面累及胸部作痛,成息贲症。 3.手少阴经筋 (1)分布部位 起始于小手指内侧,结于腕后豆骨,向上结于肘内侧,上入腋内,交手太阴经筋,行于乳里,结于胸中,沿贲(《灵枢》原作“臂”,今据《甲乙》、《太素》作“贲”释解),向下联系于脐部。 (2)病候 在内的筋拘急,坚伏承于心下,就是“伏梁”。在上肢的筋有病,肘部牵急,或者当本经筋所经过的部位,掣引抽筋,筋肉作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