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戏答元珍(1)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戏答元珍(1) 【原文】: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2)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3)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4)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5) 【原文作者及介绍】: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四岁丧父,家贫好学。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县令、太守、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退居颍州(今安徽阜阳市)。他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是有宋以来第一位在散文、诗、词诸方面成就卓着的作家。诗歌学李白、韩愈,爱用散文笔法入诗,诗风平易流畅。又奖掖过不少文学后进,为促进宋代文学繁荣起了很大作用。有《欧阳文忠公集》。 【译文】: 我真疑心春风吹不到这地角天涯,二月的山城,仍然未见百花。只见枝头压着去冬的残雪,秋时的桔子仍然悬挂;早春的雷声滚滚驶过,唤醒了竹笋快快抽芽。夜色里听到了小归雁的鸣叫,黯然伤神!我想起远方的家。我这多病之身,在此新春时候,也感受到生命的律动,万物的勃发。我已经作客于洛阳名花,如今野花迟开,又何须嗟讶! (王洪译) 【集评】: 宋·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若无下句,则上句何堪?既见下句,则上句颇工。” (《笔说·峡州诗话》) 元·方回:“此夷陵作,欧公自谓得意。盖‘春风疑不到天涯’一句,未见其妙,若可惊异;第二句云:‘二月山城未见花’,即先问后答,明言其所谓也。以后句句有味。” (《瀛奎律髓汇评》卷四) 清·冯舒:“亦自工致。” (同上) 清·陆贻典:“句法相生,对偶流动,欧公得意作也。” (同上) 清·查慎行:“起句得松快。” (同上) 清·纪昀:“起得超妙。” (同上) 清·许印芳:“起句妙在倒装,若从未见花说起便是凡笔。” (同上) 近·陈衍:“结韵用高一层意自慰。又《黄溪夜泊》结韵云:‘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亦是。” (《宋诗精华录》卷一) 【总案】: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欧阳修贬职为峡州夷陵县令。翌年,朋友丁宝臣作《花时久雨》诗赠给他,欧阳修便写了此诗作答。时作者正处失意之际,诗题冠以“戏”字,原是以诗为戏,用以排遣苦闷的意思。首联“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是说夷陵僻远之地,到了春天也不见开花,借以表明自己的贬谪,含义双关。同时二句之间,先问后答,构思巧妙,作者对此也十分自负。尾联更可看作自勉自慰之词。全诗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含蓄蕴藉,自然清新,体现了作者早期诗歌的特点。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