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心电图各波段变异的临床意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心电图各波段变异的临床意义 1.P波的倒置 (1)P1倒置:①右位心;②左、右手接错;③左房心律。 (2)P波逆行(Ⅱ、Ⅲ、aVF倒置,aVR正向):见于房室交界性早搏或房室交界性心律。 (3)P波高尖,电压>0.25mV:①右心房肥大;②间歇性房内传导阻滞;③低血钾。 (4)P波增宽>0.11s,P波双峰,双峰间距≥0.04s:①左房肥大(二尖瓣病变);②房间束传导阻滞。 (5)P波高尖双峰,伴时限增宽:鉴于双心室肥大。 (6)P波消失:①房扑、房颤;②房室交界性心律;③高血钾。 (7)PV双向且负向波明显:应测PtfV1值,如≤-0.04mm/s,表示左房压力增高或左房肥大。 2.P-R间期的变异 (1)P-R间期延长:见于Ⅰ度房室传导阻滞(Ⅰ度AVB)。 (2)P-R间期缩短:见于Kent型和James型预激综合征。 3.QRS波群的变异 (1)QRS间期>0.11s:①预激综合征;②束支传导阻滞;③心室内传导阻滞;④室内差异性传导;⑤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动过速;⑥奎尼丁中毒。 (2)Q波的变异 ①V5、V6无q波:左束支传导阻滞;间隔支传导阻滞;高度顺钟向转位。 ②Ⅰ、aVL导联Q波>1/4R:高侧壁心肌梗死;心肌病。 ③V5、V6导联Q波>1/4R:侧壁心肌梗死;室间隔肥厚。 ④Ⅱ、Ⅲ、aVF导联Q波>1/4R:下壁心肌梗死;心肌病。 ⑤V1、V2出现q或QS型:前间壁心肌梗死;左束支传导阻滞;右心室肥大;间隔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左前分支传导阻滞(降低1个肋间记录,此q波即消失)。 (3)QRS形态的变异 ①V1、V2呈rSr′或rsR′型:正常(室上嵴肥厚);右束支传导阻滞;右心室肥厚。 ②V1R/S>1:右心室肥大;A型预激综合征;室间隔肥厚;正后壁心肌梗死;间隔支传导阻滞;不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高度逆钟向转位。 ③QRS电压增高:心室肥大;小儿;消瘦;预激综合征;定准电压过高。 (4)QRS低电压:①肺气肿;②胸腔积液;③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④肥胖;⑤水肿;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⑦心肌梗死;⑧定准电压过低。 4.ST段变异 (1)ST段抬高 ①凹面向上:急性心包炎;早期复极综合征。 ②弓背向上:急性心肌梗死;室壁瘤。 (2)ST段抬高 ①出现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心肌劳损;心肌损害;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低血钾;洋地黄、奎尼丁等药物影响;冠脉供血不足;Ta波影响;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②STaVR压低:见于急性心包炎。 5.T波变异 (1)T波高尖:①高血钾;②急性心内膜下缺血;③心肌梗死超急性期;④左室舒张期负荷过重;⑤早期复极综合征(伴有ST升高);⑥心脏神经官能症。 (2)T波低平:①冠状供血不足;②心肌炎、心肌病;③低血钾;④心包炎;⑤洋地黄、奎尼丁、依米丁、锑剂等药物影响。 (3)T波倒置:①冠脉供血不足;②心肌病;③慢性心包炎;④低血钾(少见);⑤心肌劳损;⑥束支传导阻滞;⑦WPW综合征。 (4)对称倒置深T波:①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②心尖部肥厚性心肌病;③心肌梗死衍变期。 6.Q-T间期变异 (1)Q-T间期延长:①心肌劳损;②心肌损害;③心肌梗死;④低血钾;⑤低血钙(以ST段延长为主);⑥奎尼丁、氯奎、乙胺碘呋酮等药物影响。 (2)Q-T间期缩短:①高血钾;②高血钙;③洋地黄影响。 7.U波变异 (1)U波增高:①低血钾;②冠脉供血不足;③各种脑病颅内压升高致窦性心动过缓时;④乙胺碘呋酮影响;⑤洋地黄、奎尼丁、氯奎等药物影响。 (2)U波倒置:①冠脉供血不足;②急性心肌梗死早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