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川贝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川贝母


【药物出处】:《神农本草经》

【概述】本品又名川贝、京川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或梭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的鳞茎。主产于四川、云南、甘肃等地。前三者按性状不同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夏、秋二季或积雪融化时采挖,除去须根、粗皮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药性】味苦、甘,性微寒。归肺、心经。

【功效】清热润肺,化痰止咳,解郁散结。

【应用】

1.用于咳嗽。若阴虚肺燥,虚劳久咳,常与沙参、麦冬、生地黄等同用;治燥热咳嗽,干咳无痰,多与知母配用,方如二母散;若肺热咳嗽,痰热互结,痰黄稠黏,宜配知母、石膏、黄芩、桑白皮、瓜蒌等同用;若肺痈咳唾脓痰,常与鱼腥草、鲜芦根、薏苡仁等配用。

2.用于中风,癫痫,小儿惊风。本品治中风闭证,热痰上扰,蒙闭清窍,神识昏迷,常配竹沥、石菖蒲同用;治癫痫及小儿惊风内有热痰者,可配猴枣、天竺黄同用。

3.用于郁证,胸闷脘胀,可配厚朴、郁金等同用。

4.用于瘰疬,痈肿,乳痈。治瘰疬,多与玄参、牡蛎同用;治痈肿,乳痈,常与蒲公英、连翘等同用。

此外,川贝母还可用于乳汁不下,多与知母、牡蛎同研为末服。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研末,1~2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研末撒。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及寒痰、湿痰者慎服。反乌头。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含多种生物碱,如松贝辛、松贝甲素、川贝碱、西贝素、棱砂贝母碱、棱砂贝母酮碱、川贝酮碱、棱砂贝母芬碱、岷贝碱甲和乙等。

2.药理作用 川贝母及其所含生物碱有明显的祛痰、镇咳、平喘、降压等作用;川贝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并能抑制星形奴卡菌生长。

3.临床报道 ① 肝硬化:用川贝母、制甘遂末,大枣送服,或装胶囊。治疗36例,总有效率为86.1% 。[辽宁中医杂志,1986,(9):29]② 前列腺肥大:用川贝母、苦参、党参各25g,组成贝母合剂,每日1剂。共治疗35例,结果治愈27例,无效8例。[辽宁中医杂志,1986,(9):2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3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