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局限性骨脓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局限性骨脓肿 局限性骨脓肿是一种主要侵犯长骨干骺端部松质骨的慢性局限性骨髓炎,又称Brodie骨脓肿。 【病因病理】 产生局限性骨脓肿的原因是细菌毒力小,或由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形成病灶,但病灶未向骨膜或髓腔扩散,且病员抵抗力较高所致。好发于儿童及青年,以胫骨下端为最常见。股骨下端、肱骨上端与桡骨远端的干骺端也可见到。病理变化为干骺端较小的骨质破坏区,早期腔内充满脓液,以后为肉芽组织充填骨腔,周围形成由松质骨构成的硬化区。骨腔可长期存在,其内容物初期为脓液,中期为炎性肉芽组织代替,后期则为感染性瘢痕组织。易复发,常需手术治疗。 其病机为疔毒、疮疖、痈疽以及麻疹、伤寒、猩红热等病后,余毒不尽,藏于体内,或六淫邪毒入侵久而不解化热成毒,或因饮食不节,情志郁乱,火毒内生。热毒循经流注入骨,以至经阻脉塞,气血壅结,酝酿化热。热毒内盛,腐蚀筋骨。同时患者正气尚存可抵抗外邪,邪正相搏且正邪力量均衡才使得病灶局限但病程绵延。 【诊断】 (一)症状与体征 1.全身症状轻微,无发热及毒血症表现。 2.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活动加剧,休息或抗生素治疗后症状减轻,反复发作。症状常可有缓解间歇期,急性发作时疼痛加剧并可影响邻近关节。 (二)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骨脓肿易见于长骨干骺端或骨干部,呈现圆形或椭圆形骨质破坏边缘比较整齐的透亮区,卵圆型脓肿的长轴与骨长轴一致。周围可见密度增高的硬化骨质环绕,硬化带与正常骨质之间无明显界限。如脓肿位于骨边缘处可见骨膜增生。死骨很少见。 (三)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一般正常,血液细菌培养脓液涂片检查一般为阴性。 【鉴别诊断】 1.骨结核:松质骨的结核病骨质破坏广泛,周围不整齐,干骺端内常有死骨,易形成寒性脓肿和窦道。 2.骨囊肿:X线片显示囊腔周围骨质硬化不明显,骨质轻度膨胀,囊肿内透明度高。病变部位无炎症表现。穿刺液为浅黄色液体。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全身治疗:增加营养,加强锻炼,避免劳累等措施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复发。 2.中医治疗 (1)内治法 ①对局部疼痛、压痛而不红不热者,以解毒散郁、活血通络为主。方用桃红四物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桃仁10g,红花12g,当归12g,川芎9g,赤、白芍各9g,金银花15g,贝母10g,天花粉15g,连翘9g,玄参10g,生草6g。每日1剂,水煎服。 ②对局部疼痛、压痛并有微热或皮色微红者,以清热托毒为主,可采用五味消毒饮合透脓散:菊花12g,蒲公英15g,生黄芪9g,当归12g,川芎12g,穿山甲10g,皂角刺15g,丹参20g,紫花地丁15g,紫背天葵10g,蒲公英15g,金银花15g。每日1剂,水煎服。 ③对正气虚弱、气血两亏者,可用补益气血中药,方用八珍汤加减(见“慢性化脓性骨髓炎”节)。 (2)外治法 ①拔毒生肌散局部外敷。 ②用阳和解凝膏掺蟾酥丸末,外敷局部肿硬处。 ③破溃流脓者,按中医外科换药处理。 (二)手术治疗 1.抗生素应用:急性发作时采用抗生素治疗。常规术前连续3天给予抗菌素,术后给予抗菌素2周,预防感染扩散。 2.手术方法:用骨凿凿开脓肿壁,清除脓液,刮除炎性肉芽组织,直至正常骨质。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脓腔,放入青霉素80万u和链霉素1g或庆大霉素16万u。较大的骨腔灶清除后用自体松质骨碎块植骨,一期缝合,术后用石膏托固定保护1~2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