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宰后肉的生化变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宰后肉的生化变化


动物屠宰后,虽然生命已经停止,但由于动物体还存在着各种酶,体内机能的活动并未完全丧失。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刚宰后的肉只有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能完成从肌肉到可食肉的转变。

动物刚屠宰后,肉温还没有散失,柔软且有较小弹性,这种处于生鲜状态的肉称作热鲜肉。经过一定时间,肉的伸展性消失,肉体变为僵硬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死后僵直。当僵直完成时,肌肉因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间形成横桥或交叉链,而导致不能缩短或伸长。此时肉加热食用时硬度大,保水性差,蒸者损失大,因此僵硬的肉不适于加工。如果继续贮藏,其僵直情况会缓解,经过自身解僵,肉又变得柔软起来,同时持水性增加,风味提高。所以在利用肉时,一般应解僵后再使用,此过程称作肉的成熟。成熟肉在不良条件下贮存,经酶和微生物作用分解变质称作肉的腐败。屠宰后肉的变化,即包括上述肉的尸僵、肉的成熟、肉的腐败三个连续变化过程。在肉品工业生产中,要控制尸僵、促进成熟、防止腐败。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6: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