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室间隔缺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室间隔缺损 【释义】: 室间隔缺损(VSD)是先心病中最常见的畸形,它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先心如房缺、动脉导管末闭、法洛四联症等并存,按缺损所在部位分: (1)漏斗部室缺 又分肺动脉瓣下室缺,漏斗部肌部室缺; (2)膜部室缺 又分单纯膜部小缺损,膜部缺损向流入道伸展; (3)肌部缺损 又分流入道肌部室缺,小梁区肌部室缺。 部分室缺能随年龄增长而缩小或自行关闭,大型缺损则因长期肺动脉高压,血管病理改变形成梗阻型肺动脉高压,出现右向左分流发绀,称艾森门格综合征。 【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 小型缺损可无症状,中型缺损易患肺呼吸道感染,偶发心力衰竭,大型缺损,可于生后1~3个月内即发生充血性心衰,哭声嘶哑,喂养困难,活动后呼吸困难明显,多汗、生长迟缓。 (2)体征 小型缺损仅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粗糙的收缩期杂音伴有或不伴震颤,中型和大型缺损,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Ⅲ~Ⅳ粗糙响亮的全收缩期杂音,向胸骨左缘及背部传导,同时伴收缩期震颤,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办区第二音亢进,但多被粗糙的杂音所覆盖。 2.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小型缺损者心影大致正常;中大型缺损者,肺野充血,肺血管影增粗,肺动脉总干弧凸出及左、右心室增大,而主动脉结较小。X线透视下可见肺门舞蹈。 梗阻型肺动脉高压形成右向左分流时,则肺动脉段明显突出,肺门增大,肺外侧带纹理减少,呈“秃枝”状改变。 (2)心电图 小缺损心电图多数正常。中型以上缺损显示左心室肥大(Rv5~6增高伴深Q,T波直立高尖对称),分流量大或有肺高压时可出现双心室肥大,V3R,S均高大,严重肺动脉高压时,电轴右偏,右束支传导阻滞,右心室肥大,劳损;Rv1~2增高,T波直立。 (3)超声心动图 室间隔回声连续性中断,左心室或双心室内径增大。多普勒彩超、二维心超可显示缺损存在及分流情况。 (4)磁共振 多叶畸形中兼有室缺,或超声切面不易查得的室缺可显示。 (5)右心导管 右心室含氧量增加,超过右心房的1vo1%,右心室压力升高,心导管进入异常途径。分流量大者,肺动脉压力中度至重度增高,甚至接近体循环压力。 (6)左心室造影 可确定室缺的大小,位置及数目,如疑有右心室漏斗部肥厚行右心室造影,如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逆行主动脉造影。 【治疗】: 1.内科治疗 (1)小型缺损 毋需手术,自然关闭率可达75%~80%,尤其2岁以内。 (2)中型缺损 大分流量有心衰者以控制心衰为主,至4~5岁导管检查肺动脉/主动脉流量>2∶1可考虑手术。 (3)大型缺损 多因1岁内反复肺部感染心衰,易发生肺血管梗阻性病变,内科治疗无效,应考虑3~4个月时手术。婴儿期肺动脉收缩压超过主动脉的75%,而分流量超过体循的1倍者,即应予以手术。 2.手术治疗 有反复心衰肺炎的6个月以下婴儿,或无条件作修补术患儿,可作肺动脉环扎术,以提高右心室压力,减少左向右分流,使顽固性心衰得以缓解,以后再作修补术。 凡有严重肺动脉高压并已出现逆向分流时,则禁忌手术。 手术一般年龄为学龄前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