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天竺葵菌核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天竺葵菌核病


【症状】 病菌多在接近地面的茎部侵染。初期出现淡褐色、水渍状稍凹陷的病斑,后渐扩大并向上蔓延;后期病部组织腐朽,茎内中空,皮层完好或开裂。剖开病茎,内有黑色鼠粪状颗粒,即病菌的菌核。在高湿条件下,病部表面可长出白色棉毛状菌丝(图7-25)。

图7-25 天竺葵菌核病

1.症状 2.菌核 3.子囊盘、子囊及子囊孢子

【病原】 为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病原菌核外层黑色,内部白色,长圆形或不规则形,象鼠粪,大小约1.5毫米×6毫米。菌核萌发长出盘状子囊盘,盘内长子囊及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无色,单胞,大小为9~14微米×3~6微米。

【发病规律】 病菌的子囊盘在9~16℃时长出最多,最快。子囊孢子发芽温度范围为5~30℃,最适pH5~8。菌核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20℃。温度在20℃左右,相对温度在85%以上,对病菌发育最有利。病菌主要以菌核在病残组织和地表越夏或越冬。环境适宜时,子囊孢子成熟,并随气流传播,接触寄主后萌发侵入为害。病害在2~4月发生严重,11~12月也有发生。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施肥不当,偏施氮肥,都会加重病害。大风有利于子囊孢子传播,冷凉多雨天气,菌核病发生最严重。

【防治方法】

(1)苗床或盆栽土要选择无菌核病或经严格消毒,才可用于栽植。土壤消毒可用1∶50福尔马林每10升/m2。盆栽的天竺葵如发病,应另换新土。

(2)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可提高植株抗菌力。浇施稀泥,使其遍布畦面,能抑制菌核抽出子囊盘,并阻隔菌丝体接触茎基,有一定的防病效果。

(3)发病初期应喷药保护。用少量硫磺粉,或草木灰4份,消石灰1份,混合后均匀撒于植株中、下部和地面上,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此外,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或50%氯硝胺可湿性粉剂100~200倍液,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3: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