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四肢血管损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四肢血管损伤 【概念】 四肢血管损伤是指锁骨下动脉和髂外动脉以原有解剖学命名的动脉分支及其伴随静脉的损伤。如不修复常造成肢体血液循环障碍。 【诊断要点】 1.临床特点 (1)出血,量较大,如为开放性损伤则以喷射性或搏动性出血多见。闭合性肢体血管损伤可造成肢体明显肿胀、变硬、广泛皮下淤血和青紫。 (2)低血压及休克。 (3)肢体远端血运障碍:①肢体远端动脉搏动消失或甚微弱,检查时注意两侧对比;②皮肤苍白;③皮温下降,注意两侧对比;④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⑤疼痛:是神经对缺血的早期反应;⑥运动及感觉障碍;⑦肿胀;⑧肢体远端无活跃性出血。 (4)搏动性血肿。 2.辅助检查X线检查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可判断骨折和脱位的情况,是否有异物等,帮助分析血管损伤的部位及类型。 【治疗原则】 (1)及时止血,抢救危及生命的失血性休克等并发症。 (2)清创处理血管,尽可能恢复肢体的血液循环,同时处理并发损伤,如骨折脱位及神经损伤等,恢复肢体功能。 (3)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感染。 【补液及治疗】 1.术前补液①0.9% NS500ml,青霉素400万单位(头孢唑啉2g),静脉滴注,每日2次;②甲硝唑(灭滴灵)25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③10% GS500ml,维生素C2g,10%氯化钾1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④5%碳酸氢钠2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血管损伤出血较多,根据失血量输全血并补足晶体液。可根据二氧化碳结合力用碳酸氢钠。对青霉素或头孢唑啉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或吉他霉素(白霉素)。有休克时肾脏处于缺血状态,避免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以免损伤肾功能。激素对于治疗休克有益处,可短期应用。 2.术中补液0.9% NS500ml,青霉素800万单位,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另加手术需要的液体。 3.术后补液①0.9% NS500ml,青霉素400万单位(头孢唑啉2g),静脉滴注,每日2次;②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③10% GS500ml,10%氯化钾10ml,维生素C2g,静脉滴注,每日1次;④甲硝唑(灭滴灵)25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⑤复方氨基酸溶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 【注意事项】 术后一般不用肝素,血管修复成功的关键依赖于认真细致的操作和正确无误的处理。可用血管扩张剂如罂粟碱、妥拉苏林。吻合血管后一定要保证伤口没有感染,否则血管吻合也将失败,在彻底清创的基础上应有有效的抗生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