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呃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呃逆 呃逆是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的一种症状。本证古称“哕”,又称“咳逆”。呃逆症如偶然发作,大多轻微,常可自行消失;若持续不断,则须治疗渐平。本书所讨论的属于持续不己的呃逆。 〔临床表现〕 1.畏寒呃逆:呃声沉缓,胃脘不舒,得热则减,得寒加重,饮食减少,口不渴,舌苔白腻,脉迟缓。 2.胃火呃逆:呃声洪亮,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脉滑数。 3.气逆痰阻:呃逆连声,胸胁胀闷,由抑郁恼怒面发作,情志转舒则稍缓,时有恶心,饮食不下,头目昏眩,舌苔薄腻,脉弦滑。 4.正气亏虚:呃声低沉无力,气不得续、面色苍白、手足不温,食少困怠,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诊治要点〕以呃逆为主证者可诊断为本病。呃逆辩证:必须掌握虚实,分清寒热。实者多气痰火郁所致,虚证有脾胃阳虚和胃阴不足之别。治以和胃降气、平呃为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为其治疗根本原则。 〔治疗方法〕取穴:缺盆、膻中、中脘、膈俞、胃俞、内关。 〔手法〕按法、揉法、摩法、擦法、搓法、一指禅推法。 〔操作〕 1.胸腹部:先按揉缺盆、膻中穴;然后用摩法在腹部治疗,按顺时针方向操作。最后按揉内关。时间6-8分钟。 2.背部:用一指禅推法,自上而下在背部膀胱经治疗,重点在膈俞、胃俞;再按揉膈俞、胃俞,最后搓背部及两胁。时间8-10分钟。 〔辩证加减〕胃寒呃逆:加横擦左侧背部,以透热为度。胃火呃逆:加横擦八髎穴,按揉足三里、大肠俞;气郁痰阻:加按揉章门、期门、肺俞、肝俞、足三里,横擦胸上部,斜擦两胁。正气亏虚:加横擦背部脾胃区域,直擦督脉;按揉足三里。 〔注意事项〕 1.呃逆若是出现于其它疾病中,每为病势转为危重的预兆,应严密观察。 2.调节饮食,忌食生冷及辛辣刺激食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