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口腔颌面外伤的急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口腔颌面外伤的急救 口腔颌面部是人体的显露部位,不论平时或战时均易遭受损伤,因此临床上口腔颌面部损伤较为常见。由于损伤的原因不同,症状与体征亦各有异,轻者不留后患,重者可丧失生命。 【临床表现】 1.口腔颌面损伤的分类:临床上以软组织损伤,牙、牙槽骨损伤及颌骨骨折为常见。 2.颌面损伤的特点 (1)易并发颅脑损伤:颜面骨骼与颅骨毗邻,有1/3以上病人损伤时同时并发颅脑损伤,包括脑震荡、脑挫伤、颅内水肿和颅底骨折。 (2)易发性窒息:口腔颌面部在呼吸道上端,外伤后可因软组织损伤、水肿、舌后坠、血凝块及分泌物堵塞影响呼吸或发生窒息。 (3)口腔颌面损伤易引起大出血,而且颌面部皮下组织疏松,筋膜间隙多,伤后易形成组织内血肿。 (4)易发生感染:因各窦腔存在大量细菌,外伤后创口易与腔窦相通,易发生感染。 (5)易致功能障碍及颜面部畸形:给病人带来精神上的痛苦。 【外伤急救】 口腔颌面损伤的伤员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窒息、出血、休克及颅脑损伤等,应及时抢救。 1.窒息的急救:防治窒息的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及处理,把急救工作做在窒息发生之前。如已出现呼吸困难,更应分秒必争。 (1)解除阻塞:用手指或器械伸入口腔咽喉部,迅速取出堵塞物。 (2)改变病人体位:先解开颈部衣扣,并使伤员的头部偏向一侧或采取俯卧位,便于唾液及分泌物自然流出。采用俯卧时,需垫高伤员的前额。 (3)放入通气管:对因肿胀压迫呼吸道的伤员可经口鼻插入通气管,以解除窒息。 (4)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切开:以上方法都不能使呼吸道维持畅通时,应迅速用粗针头,由环甲膜刺入气管内,或行紧急环甲膜切开术,暂时解除窒息。 2.出血的急救:口腔颌面部损伤后出血较多。如伤及较大血管,处理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1)压迫止血:指压止血法,包扎止血法,填塞止血法。 (2)结扎止血:对较大的出血点,可用血管钳夹住做结扎止血或用止血钳包扎后转送医院救治。 (3)药物止血:局部应用云南白药、吸收性明胶海绵及止血粉等。 3.休克的急救:口腔颌面部严重的复合伤,可引起出血性休克或创伤性休克,要注意休克早期和休克期的全身变化。休克的处理原则为安静、镇痛、止血和输液,可用药物协助恢复和维持血压。对失血性休克,则以补充血容量为根本措施。 4.合并颅脑损伤的急救:由于口腔颌面部与颅脑邻近,颌面伤员伴发颅脑损伤比例较大,须加以注意。凡有颅脑损伤的病人,应卧床休息,严密观察神志、脉搏、呼吸、血压及瞳孔的变化,减少搬动,暂停不急需的检查或手术。如鼻或外耳道有脑脊液外流时,禁止作耳、鼻内填塞与冲洗,以免引起颅内感染。 5.预防与控制感染: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创面,常被细菌和泥土等污染,甚至异物嵌入组织内,因此创面感染对病人的危害性,有时比原发损伤更严重。所以,预防和控制感染,也是急救治疗中的重要问题。 6.包扎和运送 (1)包扎:包扎是急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治疗措施,起到压迫止血,暂时固定骨折,保护并缩小创面,减少污染或唾液外流等。 (2)运送:运送伤员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伤员可采用俯卧位,颈部垫高,使鼻腔悬空,有利于唾液外流和防止舌后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