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印度尼西亚早期土地立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印度尼西亚早期土地立法


印度尼西亚独立前,在帝国主义长期侵占下,农村土地关系畸形发展。19世纪初英国政府攻占雅加达后,在印度尼西亚发布法令,宣布土地归英国所有,农民为世袭佃户;建立货币地租制,由政府直接向农民征收,地租为收成的2/3至2/5不等,但保留封建贵族和寺院的永久土地所有权。英国于1816年8月将印度尼西亚归还荷兰统治,荷兰殖民者颁布禁止向外侨出售土地的法令,制定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1830年推行“强迫种植制度”,规定农民拿出1/5的耕地种植欧洲市场需要的香料、咖啡、甘蔗、烟草等农产品,作为租税缴纳;凡不从事种植者,须缴纳人头税或以全年1/5的时间为殖民当局服劳役。随着工业资本的发展,在工业资产阶级的压力和印度尼西亚人民的反对下,荷兰被迫废除强迫种植制,于1870年颁布了《土地法》(又称《土地国有化法》)。土地法规定,凡不能证明所有权的土地一律归国家所有。封建士侯领地不属国有化范围。还规定外侨可向政府和私人租种土地,开辟种植园,租期为75年,为发展资本主义农场提供了大量土地。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5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