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 亦称“南猿”。 拉玛古猿以后的从猿到人过渡阶段中的晚期化石代表。生存于上新世至更新世初期和中期。 1924年,首先于南非塔翁(Taung)地区发现头骨化石一具,为六岁左右的幼年个体。 以后,在东非和南非连续发现类似化石,包括头骨、骨盆及四肢骨等。 头骨的形态特征:额骨后倾,眼眶后有明显的缩窄区,头骨最大宽位置颇低,脑容量440~530毫升;面颅很大,颧弓向两侧突出,额鼻缝呈倒V字形,下颌骨甚粗壮,前臼齿和臼齿很大,而门齿和犬齿则很小,无齿隙。骨盆短而宽,髂翼向两侧展开,与人相似。 从骨盆、腿骨和足骨的结构可肯定南方古猿已能直立行走。南方古猿为人科的一属,分为两种,即南方古猿非洲种(即纤细型南方古猿,A.africanus)和南方古猿粗壮种(即粗壮型南方古猿,A. robustus)。 其中的一些进步类型,已能制造工具。多数人认为南猿是最早阶段的原始人类。 南方古猿头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