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化学性吸入性肺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化学性吸入性肺炎 【释义】: 化学性吸入性肺炎是吸入对下呼吸道有毒性刺激作用的液体物质,在肺内产生的非细菌性炎性反应。最常见的为酸吸入肺炎,系胃酸吸入所致。 【诊断】: 1.临床表现 多发生在全身麻醉、神志不清或体弱者洗胃后、心脏复苏、神经系统疾病、气管切开后气囊充气不易进食、手术后保留胃管者,也见于急诊手术和分娩手术后开始进食时。 (1)症状 在吸入胃内容物1~2h后,急剧出现呼吸窘迫。呼吸频率增快,发绀,部分患者出现支气管痉挛,类似哮喘发作,心动过速。部分患者有发热,多为低热,也有在早期出现高热者。可出现血压下降,早期为反射性引起,后期则为血管内容量不足所致,肺动脉压也可下降。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2)根据吸入量、吸入物pH和宿主状态,尤其是年龄,有不同的转归。10%患者病情危重,吸入后不久可致死亡,可能与ARDS有关。多数在24~36h后临床趋向稳定,X线示4~7d病变吸收,开始消散。部分患者在好转后又可出现肺内继发感染。 2.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单侧或双侧肺泡实变阴影,并出现融合,边缘模糊。阴影分布与重力无关,由于患者用力咳嗽及吸气,吸入液体多分布在外周肺泡区。心影大小正常,无肺静脉高压征象。肺部阴影一般在7~10d吸收(较心源性肺水肿吸收慢,和损伤性脂肪栓塞相仿)。 (2)其他 顺应性下降,V/Q下降,弥散下降,动脉血气分析可见PaO2降低,PaCO2也低,有呼吸性碱中毒。 【治疗】: 治疗目的是减少液体从肺循环丢失,保护肺功能。 (1)气管内吸引,清除进入的液体和同时吸入的颗粒状物质; (2)补液扩容,静滴高分子溶液,维持循环量和液体渗透压; (3)正压呼吸,改善氧合,增加肺泡内正压,减少液体进入肺泡; (4)降低肺动脉压,予硝普钠,由于症群不常见,临床观察尚少; (5)也有用白蛋白,12.5~25g,每4~6小时1次; (6)激素使用,尚有争议。恢复期有13%~26%发生感染,但预防性应用并未减少并发感染,反易导致耐药。基于临床判断,若有证据证明(新的肺部浸润影、再度发热、WBC增加、咳痰等)则用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