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关贸总协定建立的背景与过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关贸总协定建立的背景与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国际政治学家及经济学家认为,20世纪30年代那种以邻为壑的政策带来了各国经济和政治上的损失,两次大战之间的贸易保护主义不仅导致了经济灾难,也带来了国际性战争。国家间必须进行国际合作的政策协调,建立一个开放的贸易体系。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美国就竭力倡议建立国际贸易组织,促使关税的削减和贸易自由化。而战争给各国带来的深重灾难使得许多原先在国际贸易方面持保守态度的国家,进一步认识到了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在二战结束之前,美国等国就开始讨论战后将面临的复杂的国际经济问题,并且酝酿建立一些重要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和协调机构,包括成立一个比较广泛的国际组织,以推动各国之间的贸易和货币金融合作,促进战后的经济振兴。 在此背景下,美国首先提出了“贸易自由化”口号,主动倡议建立一个以实现贸易自由化为目标的国际贸易组织,把它作为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并重的,专门协调各国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关系的国际组织。1946年2月,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开始筹建该组织,并于1947年4月在日内瓦举行的第2次筹备会议上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草案。在这次会议上,为了尽快进行关税减让谈判,参加会议的代表根据这项草案有关关税的条文汇编成一个文件即《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并经过谈判达成了一项“临时适用议定书”,作为该协定的组成部分。1947年10月30日,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该协定,1948年1月1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正式生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