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仔猪副伤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仔猪副伤寒


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猪霍乱沙门氏杆菌和猪伤寒沙门氏杆菌等引起的一种幼猪常见传染病。以发生坏死性肠炎,呈现严重下痢为主要特征。

病原体为猪霍乱杆菌和猪伤寒杆菌。这两种菌均属沙门氏菌属,为两端钝圆的小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在水和土壤中能生存4个月以上,一般消毒药均可把它杀死。对温度敏感,加热60℃20分钟即可死亡,但其毒素具有耐热性,75℃经1小时仍有毒力,因此,若人吃了这种病猪肉往往引起中毒。

【流行特点】多发生于2-4月龄的小猪。6月龄以上的猪和初生仔猪少发,一般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饲养管理不善、阴雨潮湿寒冷、气候突变和长途运输等不良条件的影响下,易促使本病的发生和传播。本病经消化道感染。

【临床症状】潜伏期为3-30天。

急性型:主要表现败血症状。病初体温升高41-42℃,食欲减少,继则不食。初便秘后腹泻,粪便呈灰黑绿色恶臭,有时带血。病至末期体温下降。可见耳、颈、胸下和腹部皮肤变成蓝紫色。经4-10天死亡。

亚急性型:基本上和急性型近似,但病状不够明显,呈间歇热,食欲减退,喜喝水,便秘与下痢交替发生,病猪逐渐消瘦。病程3周以上,多因极度衰弱和继发肺炎而死亡。

慢性型:较多见。病猪精神不振,有轻微发热,不爱吃食,喜喝水和躺卧。被毛干枯,皮肤上有痘样疹。拉稀,粪恶臭,有时带有血液和脱落的粘膜。病猪逐浙消瘦,有的能痊愈,但发育不良。

【病理剖检】大肠发生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粘膜潮红肿胀,并有散在的或弥漫性的假膜,假膜呈污灰色、黄绿色或黄褐色,不易剥脱,强行剥脱后形成深浅不一的溃疡。这一特征具有重要诊断意义。有时在肝脏可见到针尖到小米粒大的灰红色或灰白色的结节性病变。

【诊断】依据本病多发生于6月龄以下的断奶前后的仔猪,发生坏死性肠炎、下痢、恶臭等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初步诊断。急性、亚急性病例,可取肝、脾、淋巴结等病料作细菌分离培养、生化性状及血清学鉴定。但慢性病例分离病原菌不易成功,如已分离到沙门氏菌,也需注意综合分析,排除混合感染。

【处理】

1.病猪隔离治疗,场地消毒。

2.急宰的病猪内无病变或病变轻微者,高温处理后供食用;反之,作工业用或销毁。

3.血液、内脏作工业用或销毁。皮张经消毒后可利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14:49